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麵對淋漓的鮮血!這些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多的是內心的泰然和大氣,這樣的人能夠處變不驚,麵對突如其來的災禍,能夠冷靜地去麵對,冷靜地去解決。在他們眼中,更多的是從容,是生活的快樂!
泰然麵對塵世的苦與樂
人生在世,得意也罷,失意也罷,要泰然地麵對生活的苦與樂。假如生活給我們的隻是一次又一次的苦難,也沒什麼的,因為那隻是命運剝奪了我們活得高貴的權利,但並沒有奪走我們活得快樂和自由的權利。
因為生活裏是沒有旁觀者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每個人也都能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精彩。泰然,會讓我們的生活美麗而快樂!
個人隻要泰然麵對生活中的一切,他就會真正體會到做人的快樂。隻有善於享受生活中的瞬間,勇於捕捉生命中感人的鏡頭。留心處處皆學問,隻要留意觀察周圍身邊的小事,就會放下整天肩上的重擔,享受緊張之後的輕鬆,體會做人的快樂。
有一個英國小夥子,他平時天生樂觀開朗,整天總是掛著一張樂嗬嗬的笑臉。但是他從來不求神拜佛,他的這一點令神很不開心。於是,神作出一個決定,那就是在這個人死後好好地懲罰他一下。
當這個人死後,神終於等來了懲罰他的機會。於是神將他關在一個又冷又暗的小房子裏。過了一周神去看他時居然發現他依舊笑得非常開心。神對此疑惑不解,問道:“在這樣寒冷的房子裏一呆就是七天,你難道一點都沒有怨言嗎?”
小夥子說:“我有什麼好抱怨的呢?這麼冷的地方,讓我想起聖誕節,每當這個時候就該放假了,而且還能和朋友們聚聚會,能夠收到很多禮物,這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啊!”
神聽後覺得自己並沒有達到目的,心中很不高興。於是,神又把小夥子關到一個很熱的房子裏。過了一周,神並沒有看見小夥子的悲傷,他仍然是愜意無比。神簡直不敢相信,於是又問:“你被關在這麼熱的房子裏呆了一周,竟然還能夠笑得出來?”
小夥子答道:“我有什麼不開心的呢?這樣的天氣讓我想到了在公園裏曬太陽,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神仍然不死心,就把他關在一間陰暗又潮濕的小房子裏。又是很長一段時間,神來看他,發現他還是很高興,並且比以往更興奮。神非常不解,堅決地對他說道:“如果這次你能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從此以後,我不再為難你,會給你自由。”
小夥子很輕鬆地說:“就是在這樣一個陰暗潮濕的天氣裏,我最喜歡的一支足球隊,以很大的比分贏得了一場空前的勝利。這讓我激動不已、興奮異常,以後我每每在這種天氣時,都非常興奮。”
神終於被這個快樂的人感動了,於是他把自由還給了小夥子。
不管在哪種環境中,小夥子總是記住快樂的事情,對自己的不幸看得很淡。古往今來,雁過留聲。你我都是凡夫俗子,麵對塵世的多姿、世界的多彩,很多人都會為之怦然心動,真正做到淡然對之的又有幾人?
遇事不要大喜大悲,那樣會使我們失去冷靜。要以一種泰然處之的心態去麵對世事。生活是我們的導向,它能把我們從痛苦中引領出來。在沉重的打擊麵前,需要有處亂不驚的樂觀心態。冷靜而樂觀,愉快而泰然。在生活的舞台上,要學會對痛苦微笑,要泰然麵對苦難與不幸。
1914年12月的一天晚上,愛迪生所在的新澤西州某市的一家工廠失火,將近100萬元的設備和大部分研究成果被燒得精光。第二天,這位67歲的發明家在他的希望和理想化為灰燼之後,來到現場。大家都用同情和憐憫的眼光看著他,而他卻鎮定自若地對眾人說:“災難也有好處,它把我們所有的錯誤都燒光了,現在可以重新開始。”正是這種超凡脫俗的樂觀心態。使這位大發明家在事業上步步邁向成功。
量子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是19世紀末、20世紀前半期德國理論物理學界的權威,在科學界頗有威望,於191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普朗克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年的時候妻子逝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長子卡爾在法國負傷而亡;他的兩個孿生女兒也都在生孩子後不久,分別相繼去世。
對於這些突來的不幸,普朗克在寫信給侄女時說:“我們沒有權利隻得到生活給我們的所有好事,不幸是自然狀態……生命的價值是由人們的生活方式來決定的。所以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他們的職責上,去工作,去向最親愛的人表明他們的愛。這愛就像他們自己所願意體驗到的那麼多。”
對於自己遭遇的一個又一個的不幸,普朗克都能正確地對待,他沒有被這些不幸擊倒,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人生的意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幸的遭遇又一次降臨到普朗克的頭上。他的住宅因飛機轟炸而焚毀,他的全部藏書、手稿和幾十年的日記,全部化為灰燼。為了逃避空襲,他隻好暫寄在一位朋友的莊園裏。對於失去家園、財產,他泰然處之。他寫道:“在羅格茨的生活還不算壞。”因為他還可以工作,他已經準備好了他想要進行的關於偽科學問題的新講演。
1944年末,他的次子被認定有密謀暗殺希特勒的“罪行”而被警察逮捕。普朗克雖采取了多方的求助,卻沒有任何效果。
普朗克在後來給侄女、侄兒的信中說:“他是我生命中寶貴的一部分。他是我的陽光,我的驕傲,我的希望。沒有言辭能描述我因他而蒙受的損失。”他在給阿索末菲的信中說:“我要竭盡全力讓理智的工作來填補我未來的生活。”
普朗克麵對如此巨大的悲痛,仍然以泰然的心態處之,實在讓人敬佩。事實證明,他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如果我們的心靈不斷得到堅韌、頑強、刻苦、質樸之泉的灌溉,那麼不論我們一貧如洗或是位卑如蟻,也可以求得平和之心態。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麵性。成就能給你帶來快樂,也可以給你帶來煩惱。不要過分地去追求,也不要過分地重視自己的地位,你便會過得泰然而自信。
一個人的坦然與泰然,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後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然和超然。
一個人要能自在自如地生活,心中就需要多一份坦然。笑對人生的人比起在曲折麵前悲悲戚戚的人,更能得到成功的垂青。
馬克。吐溫被評論家們稱羨為美國最偉大的愛開玩笑的人,他也是美國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從小就已經接觸到生活的種種悲劇:他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他年少時相繼死去;他的4個孩子,在他還活在人世的時候,也都一個個先他而去。他飽嚐了生活的苦楚艱辛,可他堅信,如果用歡笑作為止痛劑來減輕苦痛,也能夠得到樂趣。我們可以適當地使自己處於超然的地位,來觀賞自身痛苦的情景。
泰然麵對塵世的苦與樂。在沉重的打擊麵前,需要有處事不驚的樂觀心態,這樣就能戰勝沮喪,化坎坷崎嶇為康莊大道。你可能一時丟掉了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或是錯過了一次機會,但是,在精神上絕不能失望。冷靜而達觀,愉快而坦然,是成功的催化劑,是另辟蹊徑、迎接勝利的法寶。
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話所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震撼著千百年來的人們,使人們在崇敬他們高尚人格的同時,更加欽佩他們的灑脫與淡定。
隻有已經徹悟人生的人,才能做到“不亂性、不動心”。曆來不少誌士都擁有這般豁達胸襟,生死在他們眼裏不過是很自然的事情,麵對死亡他們從容以對。
漢代將軍李廣與百餘名騎兵出行時,遠遠望見前方有數千名匈奴騎兵。匈奴騎兵認為他們是在使誘兵之計,驚慌之中跑到山上列好了陣勢。李廣的百餘名騎兵都很害怕,想要驅馬返回。
李廣說:“我們距離大部隊有很遠的路程,眼前的形勢是敵眾我寡,如果我們這一百人馬往回趕,匈奴兵追著用箭射擊,我們就會馬上死光。現在我們停下來不走,匈奴兵一定以為我們是大部隊的先遣隊,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他命令騎兵:“向前進發!”等他們來到距匈奴陣地約兩裏的地方又令停下來,說:“全部下馬,卸下馬鞍!”
“我們距離敵人這麼近,而且他們人數又那麼多,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怎麼辦?”部下有些擔心地問。
李廣說:“那是敵人以為我們要退卻,現在我們解除鞍具表示不退卻。”
於是匈奴騎兵就不敢進攻了。有個匈奴將領騎著白馬出陣監護他手下的兵卒,李廣上馬與十幾個騎兵邊馳邊射,將那個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射死了,之後又回到自己的騎兵隊伍當中,解下馬鞍,讓士兵們隨意臥倒。天色已到了黃昏時分,匈奴兵對他們的舉動感到很奇怪,不敢進攻。半夜裏,懷疑漢朝軍隊有埋伏,要趁夜色襲擊他們,就都撤退了。天亮以後,李廣才帶人回到大部隊。
保國公朱永和鹹寧伯王越帶領一千人巡守邊境,敵人突然出現,雙方力量相差太大。朱永想趕快撤回,王越阻止了他,他下令擺開了陣勢,先把陣腳穩住。敵人對此產生了懷疑,不敢向前。傍晚,命令騎兵們下馬,口中銜上竹片,魚貫而行,不得回頭,王越則親率英勇的兵士在後麵掩護。這樣從山後疾行五十裏抵達城裏,敵人沒有發覺。
第二天,王越才對朱永說:“當時要是我們稍有動彈,敵人就會從後麵追殺過來,這樣,我們的性命就不保了。組成陣列,是為了不顯出緊張的樣子來迷惑敵人的。排隊魚貫而行,又下了馬,行軍才不會發出響聲,所以敵人不會發現。”
沉著冷靜地應對突如其來的危機,處變不驚,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和能力。隻有冷靜,才能在氣勢上給對方造成震懾的力量,也為自己贏得解困的機會。有些人一旦碰到不利於自己的事情就驚慌失措,亂了陣腳,這是不明智的。所以,在平時我們應該著力培養笑對風雲變幻的心態,以便在風雨突然來臨時能泰然處之。
飛行員李劍英駕駛戰機執行空中巡邏遊獵飛行任務,突然遇到鴿群撞擊導致發動停車!在重大險情麵前,李劍英沉著冷靜、勇敢地操縱駕駛杆,以良好的心理素質駕駛著那匹不聽使喚的“野馬”,為挽救國家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做著最後的努力。
空中一瞬間,事關生和死。如何麵對和處置險情,是一個戰鬥機飛行員經常要麵臨的心理素質考驗。李劍英之所以能在關鍵時刻過得硬,源於他平時從容不迫、臨危不懼的心理品質。李劍英的壯舉再次說明:險情麵前不畏懼,始終保持從容不迫的心理品質,是飛行員必須具備的。
一次次險情礪就了他的一身虎膽,剛改裝殲擊某型飛機時,按計劃飛複雜特技課目。起飛後,他駕機朝著預定空域飛去。大約過了15分鍾,飛“斤鬥頂點”動作時,突然發現發動機儀表指示轉速、噴氣溫度減小,飛機速度減小。李劍英當時就判斷發動機空中停車。
發動機空中停車,將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李劍英心裏十分明白。此時,他格外沉著、冷靜,在保持好狀態的同時,當即向指揮員報告。左手緊握住油門杆,收到慢車位置,創造空中開車條件。然後,把飛機改為正飛狀態,檢查高度、速度和發動機儀表指示,在符合空中開車條件的狀態下,按空中開車手續進行開車:接通空中點火電門,按下秒表計時,觀察發動機儀表轉速、溫度和滑油壓力的指示是否上升。1秒……5秒……噴氣溫度、轉速指示上升,開車成功了。從判斷到重新啟動,他隻用了一分鍾的時間。成功啟動的喜悅來不及仔細體昧,他就下降飛機高度,朝著返回的航路安全返航。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羈絆,尚未到生命的盡頭,何不瀟灑走一回?古人所留下的嘉言懿行足可取法,也啟發我們要從平時的修養中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天地間萬事萬物在達到極致之後,往往接著就要走下坡,所以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幹日好”,《周易》也提出了“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的道理。由此來看,盛極而衰似乎是必然之結果。然而,另有“否極泰來”的說法,意謂在經曆一切厄運之後,好運便會隨之而來,重要的是處亂不驚的修養要早日煉成,從而臨危不懼。
有人說,人生需要折磨,沒有折磨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人生是由一支支時而高亢、時而低沉的曲子譜寫而成的樂章,而一個處變不驚的人持有的是一個沉穩有力的指揮棒,他活出的人生裏沒有不幸的際遇,隻有動人的音樂。一個處變不驚的人宛如一顆千年蒼鬆,經得起寒風凜冽,在白雪漫漫中,仍然麵不改色,身著樸實無華的一身綠裝,折磨帶給他的除了痛苦和磨難,還有永生。處變不驚的人更如寒冬中的臘梅,在純白、晶瑩的雪的襯托下,顯得如此冷豔,成就了“牆角數支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詩篇。這就是處變不驚,是一種精神力量的升華,處變不驚就是當人在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人生困境和苦難的時候,在情緒和行為上保持冷靜,以積極的心態和清醒的頭腦去思考解決之道的一種人生境界。年輕人要學會在折磨麵前處變不驚,那麼任何的不幸都是大幸。
人生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這樣突然而來的災禍與不幸,隻要處變不驚,隻要不要把那些想法強加在自己身上,就會走得住、走得直!這伴她走過了人生的很多逆境。麵對這些,年輕人也要學會處變不驚,你還是你,不必因為那些折磨而改變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要被那些身外事羈絆和左右,這樣,才會走出屬於自己的別樣的人生! 年輕人要心若幽蘭,靜如止水,找好自己的理想,一心一意為目標奮鬥。排除幹擾和任何的雜念,這就是一種處變不驚,即使風霜裏依舊傲然挺立。即使困難重重也不頹廢退縮,假以時日,年輕人一定會碩果累累!
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兒
人生像一條河,在流動的過程中,受到幾枚石子的打擊,是很正常的事隋,你隻要大度地笑笑,就可以泛起幾朵水花,繞幾個漩渦,繼續流向遠方。任何挫折隻不過是河水在流動中遇到的一顆小石子,別說是石子,縱是一座高山,水流也能從山腳下闖出一條路來。任何坎坷的存在都不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信心和勇氣去戰勝它!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或許有一天擋在你麵前的不是一座大山,不是一條大河,而是一道你以為不可能跨越的坎兒。有人麵對眼前的困境選擇了勇敢地麵對,而有的人卻選擇繞道而行,實在無路可走,寧願死也沒有勇氣與之抗爭,這樣來看,這困境真的成了他生命中不可跨越的坎兒了。而看看第一種人,若是跨不過去也隻不過和第二種人的結局一樣,若是跨過去了那就是最大的勝利,就是重生,就是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俄國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遼闊蒼穹中飛翔的老鷹,必是經曆了被母鷹無數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錘煉出一雙淩空的翅膀。一顆璀璨無比的珍珠,必然經受過蚌的肉體無數次打磨,才能熠熠生輝。馬棚裏養不出千裏馬,溫室裏的幼苗經不起風吹雨打。同樣,一帆風順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坎坷成功人生的基礎,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好準備去麵對、去跨越的。
古代的中國,經常因為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紛爭而發生戰亂,在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中,一個漁村裏的女人不得不經常帶著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東躲西藏。村裏很多人都受不了這種折磨,想到了自盡,她得知道後就去勸:“別這樣呀,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戰爭總會停息的。”
她終於等到戰爭結束那一天,可是她的兒子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裏,由於缺少醫藥,又極度缺乏營養,因病夭折了。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兩天兩夜,她流著淚對丈夫說:“咱們命苦呀,可再苦也得過呀。兒子沒有了,咱們再生一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