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峰紅田農場(四師四團)
2007年11月25日,秋風乍起,廣州市海珠區少年宮大院內聚集了成百上千名身著鮮豔演出服裝,略施粉黛,並非少年的“少年人”,莫非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真的問世了?
這群雖年過半百,卻還充滿了青春氣息,熱情洋溢的中年人,一個個紅光滿麵,笑逐顏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號:“知青”,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四十年,他們依然喜歡被稱為“兵團戰士”,這是他們一生的榮耀。今天,他們從四麵八方彙集到這裏,以歌舞會友,共同紀念和緬懷那一段難以忘卻的歲月情懷。
由粵海農墾(兵團)知青網站主辦的“歲月情懷——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四十周年文藝彙演”的演出就要在小劇場內開始了。三十多個演出小組或個人代表著原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序列的一百多個建製單位,省市領導也來光臨指導,各大媒體蜂擁而至。
下午2時整,當舞台的燈光亮起,大幕徐徐拉開,彙演正式開始了。演出的三十八個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看得出來,都是有備而來的,各師各團使出了渾身解數,從節目的內容到表演的形式都是多種多樣,各出奇謀,煞費苦心,從演出效果可以看得出,“演員”們也是個個訓練有素、狠下過一番工夫的。要知道,我們大家早已“年過半百”了,還能有如此矯健的身手,可見參演者都力求充分地表現出知青們當年那澎湃的激情和今日不服老的精神。表麵上,雖說人人都已過了那“知天命”的年紀,成敗得失早巳能坦然麵對,大家“一團和氣,相互謙讓,享受過程,誌在參與”,可暗地裏,嘿嘿,一個個摩拳擦掌,鉚足了勁,嘴上不說,心裏想的可都是那個……哈哈,不用明說了吧!在這個由知青網站搭起的,與其說是個大舞台,不如說是個大擂台上,各路諸侯,無不選出最能代表本單位當年威風八麵,英姿颯爽的男女精英們,個個身懷絕技,人人訓練有素,務求奪冠而歸!我們不僅不服老,我們還不服輸呢!很有一點兒當年大會戰時那種為集體的榮譽而戰的火藥味吧?
果然是“來者不善”!刀光劍影之中,演出開始了。
從三師八團的60人大合唱和四師七團的女高音獨唱開始,到六師四團的舞蹈《知青網之花》,高潮迭起,隻見台上演員一個個歌聲嘹亮,舞姿動人,在舞台上璀璨的燈光照耀下,以寬闊的海洋和翠綠的椰林為背景,飄逸的泡泡球,雪白的煙霧繚繞,“老”演員們在滿台飛舞,若不細看,還以為是哪裏的“小海燕”舞蹈團在演出呢!把觀眾們直看得如癡如醉,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台上台下,觀眾和演員水乳交融,漸入佳境,早已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忘記了老之將至,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奔湧著的是刻骨銘心的情懷!
六師二團朗誦和合唱的《懷念戰友》和四師七團的詩朗誦《懷念農友》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那配樂詩朗誦,寫得多麼好的詩啊,朗誦者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情真意切,把大家的思緒又帶回到當年那熱火朝天的連隊生活場景,一個個活生生的戰友們啊,沒能夠看到今天的好日子,卻把年輕的身軀長留在那片熱土之中,叫人如何不思念!長眠在異鄉的兄弟姐妹們啊,我們沒有忘記你們,曆史也不會忘記你們!這個節目結束之時,那個……就早早地成為囊中之物了啦!
盡管每日還要為生存而搏鬥,事務纏身,日理萬機的香港知青們,激情依然不減當年,她們表演的歌舞《大地飛歌》博得了熱烈的掌聲,用行動證明了知青們即使身處物欲橫流之地,也沒有被那“資產階級糖衣炮彈”所打倒。知青就是知青,無論身處何方都能顯我英雄本色。“舞”功高強,歌聲一流,“洋裝在身,此心依然是知青心”,遠道而來,他們的精神更是可嘉,不知道大會為什麼不讓他們參加評選,否則,還不穩拿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