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哈佛經商心理課——讓顧客高興地去“上當”(1)(3 / 3)

作為一名業務代表,每天都得與形形色色的商家打交道,如果那天黃阿誌沒勇氣去敲沃爾瑪公司的門,又豈能有勇氣去敲那一個個商家的大門?

有時候阻礙我們前行的,既不是缺乏實力,也不是那些所謂的條條款款,而是我們自己的信心。麵對“退換”,

用點耐心

很多人在遇到“退換”問題時,往往表現得很不耐煩,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當顧客要求退換產品時,售貨員應該積極熱情地對待顧客。從表麵上來看“退換”確實給售貨員帶來了點小麻煩,但卻得到了顧客的信賴。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獲。必竟它有助於銷售別的商品,而且也有助於為公司樹立一個良好的商業形象。

有一位男職員,年底到商店為單位買獎品,順便給小孩買了件衣服,回家後才發現妻子也給小孩買了衣服,比他買的好看多了,第二天他到商店退貨,可是商店說什麼也不退,惹得這位男顧客很生氣,他對周圍的人說:“我再也不去那家服務不好的商店買東西了。”

曾經有人在商人“八訓”中寫道:“當顧客買的東西因不合心意來退貨時,應比賣貨時更客氣地對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在很多時候售貨員對買東西的顧客態度很好,然而一見退貨就滿臉的不高興。再退一步來說,顧客買了不稱心的東西心裏自然不痛快,如果顧客退貨時,售貨員比賣貨時服務態度還好,顧客會感謝你,也會提高本店的聲望。

在商店裏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削價商品概不退換”,這種告示看似精明實則愚蠢。如果這些商品因此都賣不出去,那不隻是退回一部分的問題,而是全部成為滯銷品,變成沉重的負擔。應該鼓勵退貨,為了使買主買著放心,賣主賣著自信,商店應該做到保退保換。

然而在保證可以退換的時候,商店一定要對退換的條件加以詳細的說明,告訴顧客什麼樣的商品可以退換,什麼樣的商品不能退換。在賣出的商品中,用過的,開口開蓋的,弄髒的,就不能退換。售貨員在謝絕退換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得和顏悅色,客客氣氣,講明理由。

售貨員在決定應該不應該退換時,首先應搞清楚顧客為什麼要退換。顧客要求退換一般有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商品是殘次品或被弄髒穿過的。麵對這種情況,店方應該給顧客賠禮道歉和退換,因為這顯然是店方的過錯,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精明的經營者一定要查明原因,以便改進工作。

第二,買走後覺得不稱心,像尺寸不合適或顏色不隨心意。出現這樣的情況責任全在於顧客,怨他自己沒有挑好商品,但是,店方也不要責怪顧客,應該痛痛快快地給顧客退換。

第三,售貨員介紹商品言過其實,強行推銷。這種情況責任在店方,商店應好好檢查一下指導思想和平時的經營方針,對職工進行優質服務教育。

第四,顧客一時心血來潮不想要了,沒有充足的退換理由。這種情況,按理論應不予退換。但若沒有用過,不礙出售,還是痛痛快快退換為好。

把話說到他人心坎裏去

作為一名出色的推銷員,在推銷過程中,說話要相當謹慎,要知道哪些話應該說,哪些話不應該說。該說的要說到什麼程度,是喋喋不休的嘮叨呢?還是隻說幾句以示暗示。需要牢記的是,不應該說的話千萬別說出來。有的時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懂得隨機應變,不能僅僅隻拘泥於形式,拘泥於自己想出的應對策略。

到底哪些話是推銷員應該說的呢?那就是表露自己誠懇的話,禮貌用語,表露自己自信的話,對顧客的奉承話,也要因顧客而異,不要牽強附會,這隻會引起顧客的反感。還可以說一些令顧客得意的事情,隨著顧客心理變化而說些轉換氣氛、有利於促進購買意願的話等。

總而言之,凡是有利於推銷,有利於贏得交易成功的話都應該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話不要說得太多,以免讓顧客覺得厭惡。

說話是一門藝術,在人際交往中,說話的好與壞直接關係著交往的成功與否。作為一個高明的說話者,一定要懂得揣測對方心理,能夠把話說到別人的心裏去的。隻有說話得體、動聽才能達到成功交往的目的,才能贏得人心。

相傳,有家父子冬日在鎮上賣便壺。父親在南街賣,兒子在北街賣。不多久,兒子的地攤前有了看貨的人,其中一人看了一會兒,說道:“這便壺大了些。”那兒子馬上接過話茬:“大了好哇!裝的尿多。”人們聽了,覺得很不順耳,便扭頭離去。在南街的父親也遇到了顧客說便壺大的情況。當聽到一個老人自言自語說“這便壺大了些”後,馬上笑著輕聲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長啊!”好幾個顧客聽罷,都會意地點了點頭,繼而掏錢買走了便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