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持豁達樂觀
臨床發現,多數潰瘍病患者是腦力勞動者,而且是性情偏激或多愁善感的人,往往又在工作過度繁忙時發病。這是因為不良的精神因素,使大腦皮層的機能降低,處於失調狀態,結果引起胃和十二指腸功能失常,使胃酸分泌增多,胃平滑肌痙攣,胃腸蠕動減弱,進而發生或加重潰瘍。
所以,明智老年人應當以寬闊的胸懷、樂觀的心情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挫折、煩惱和苦難,知足常樂,心寬體胖。
(4)注意勞逸結合
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無論我們老年人是忙是閑,都要安排充分時間休息,解除精神緊張,消除身體疲勞。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的,還要在工作之間,安排10分鍾至20分鍾的體力活動,如到公園走走等。總之,避免精神和體力的長期緊張狀態,是防治潰瘍病所不可忽視的。
(5)講究生活規律
胃潰瘍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規律,不可過分疲勞,勞累過度不但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會妨礙潰瘍的愈合。潰瘍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潰瘍病發作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關係,因此潰瘍病人必須注意氣候變化,根據節氣冷暖,及時添減衣被。
(6)忌用刺激藥物
有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鬆、強的鬆、消炎痛等,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潰瘍的病情,應盡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醫生說明,改用他藥,或遵醫囑,配合些其他輔助藥物,或放在飯後服用,減少對胃的不良反應。
貼心小提示
傳統中醫認為,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潰瘍作為胃病的一種自然也不例外。所以,飲食療法是預防和治療潰瘍病的重要環節。為了養好胃,我們老年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
二是戒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三是戒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漲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
此外,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
平時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