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網絡與青少年犯罪(1)(3 / 3)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7種證據裏麵沒有直接提到電子證據。刑訴法學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解釋說:“電子證據可理解為刑訴法規定的視聽資料證據。”

淫穢色情網站有一個利益鏈條,涉及黃色網站開辦者、電信運營商、網絡服務商等。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必須打斷黃色網站的利益鏈條。這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打擊淫穢色情網站不僅僅是公安的事情。中央部署了一個由中宣部等14個部門共同製定的《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根據這個方案,除了公、檢、法、工商部門、電信主管部門、銀行業監管部門外,包括共青團組織、教育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部門都明確了責任。如何落實方案,真正形成齊抓共管局麵?14個部門成立了由公安部牽頭的“全國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協調小組”,並建立了聯席會議製度。

網絡黃毒的蔓延,不僅嚴重損壞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成為導致中學生犯罪的一個重要誘因。政府采取得力措施,猛烈打好這場圍剿戰,徹底鏟除這一禍國殃民的毒瘤。

互聯網過濾評估機構估計,全球大概有420萬個色情網站,占所有網站總數的12%。在全球570億美元的色情業利潤中,網絡色情業利潤達25億美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麵對巨額利潤的誘惑,未來的互聯網還會不斷有新的色情網站出現,而且會不斷利用新的技術措施,從地上轉入地下,從國內轉向國外。因此,要徹底清除黃色網站,不是一個兩個運動就能解決問題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注重短期效益,通過打圍剿戰,發現一個,消滅一個,盡快鏟除現存的黃色網站;同時,還要密切注意網絡色情發展的新動向,針對互聯網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探索建立有效防範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的長效機製,把這場戰爭長久地打下去。

二、網絡詐騙罪

計算機網絡無疑是當今世界最為激動人心的高新技術之一。它的出現和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國際互聯網的日益推進和迅猛發展,為全人類建構起一個快捷、便利的虛擬世界。在這個空間裏也有它黑暗的一麵,網絡詐騙犯罪正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形形色色的網絡詐騙犯罪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正是由於網絡詐騙犯罪可以不親臨現場的間接性特點,表現出形式多樣的網絡詐騙犯罪。

1.利用網上拍賣實施的詐騙犯罪

在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2000年10月31日公布的《掃蕩網絡詐騙》報告中,調查了數千宗網絡投訴案件,其中網上拍賣名列榜首,占總數的78%之多。受害人大多付款後或收不到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不如賣主所承諾的那樣值錢,或者幹脆一文不值。

2.利用Modem撥叫國際長途的詐騙犯罪

犯罪行為人誘使上網者下載一個“瀏覽工具”或者“撥號器”,以便免費登陸成人網站。而所謂“撥號器”就會悄悄切斷Modem的當前連接,轉而通過撥通一個國際長途號碼連接上互聯網。這樣,用戶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失一大筆電話費。

3.利用互聯網騙取信用卡的詐騙犯罪

有的網站允許你免費在線瀏覽成人圖片,不過你必須提供信用卡號碼以證明你已經滿18歲。然而,當你打開它卻有一大堆你意想不到的東西是收費的。《環球時報》2001年3月20日報道了美國新月出版社集團利用旗下的網站,以免費瀏覽做幌子,騙去網民188億美元。而主要用的行為就是騙取網民的信用卡號進行詐騙。

4.利用互聯網提供特許權的詐騙犯罪

犯罪行為人在向投資者提供經營特許權時,有意隱瞞相關情況進行詐騙。通常以其中商業機會和特許產品展覽做誘餌。譬如說,有的提出低價出售數以百萬計的電子郵件地址名單,而有的則提供收信人的代理服務器號碼,但實際上提供代理服務器的號碼是違反網絡規定的,而所謂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是失效的就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