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網絡與青少年犯罪(1)(2 / 3)

(第二節 )青少年網絡犯罪的類型

一、網絡色情罪

各國公眾和立法更多地關注互聯網的內容,特別是性展示材料、淫穢物品的傳播,成為20世紀90年代的焦點,而個人和商務機構則發現了這種未經規範的派發和銷售淫穢物品的方式。又由於淫穢網頁的高點擊率,吸引了部分廣告商開發這些網頁。

目前,色情網站大部分在萬維網上,也就是通過建立homepage網頁,在網頁上提供各種色情信息,而建好的網頁則通過向各種搜索引擎登記或者在BBS和電子論壇Forum上做廣告,以及通過向電子郵件用戶群發郵件,來達到吸引用戶訪問網站、瀏覽網頁,從而接受其所提供的服務的目的。這些色情網站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張貼淫穢圖片,也就是在網絡上設置網站,或者在網絡上利用開放式的Forum或者BBS張貼淫穢圖片。有的色情網站則定期向“訂戶”發送係列免費圖片。第二,販賣淫穢圖片、光盤、錄像帶。在網絡上販賣淫穢光盤或者錄像帶,或者在論壇和布告欄公布目錄以及交易方式。第三,提供超鏈接色情網站,也就是目前網絡上一些網站專門搜集色情網站,又加以分類整理,提供超鏈接,以使不特定的人員上網時鏈接至相關色情網站主頁,觀賞淫穢圖片。第四,散布性交易信息。在網絡上提供、散布賣淫信息,提供給不特定第三人進行性交易,或者從事賣淫活動。

法律關於淫穢的判斷標準,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隨意。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國務院的關於互聯網、電信業的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裏都可找到打擊淫穢色情網站的依據。刑法第363條至367條規定了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其中關於淫穢物品的定義是:“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的淫穢性的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互聯網禁止傳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範》也列舉了7種淫穢內容。關於什麼是色情,現有法律對網絡色情無明確界定,正醞釀司法解釋。《互聯網禁止傳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範》認為是:整體上不是淫穢的,但其中一部分有淫穢的內容,對普通人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毒害,缺乏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信息內容。但由於這個標準是自律規範,不是法律,對“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判斷可操作性不強。作為司法裁判依據的法律並沒有明確界定色情,容易引起爭議。北京大學刑法學專家陳興良教授分析,刑法裏並沒有規定色情罪,色情是包括在淫穢中的。除了一些明顯的淫穢網絡內容,在色情非色情的邊界地帶確實有模糊的地方。

陳興良教授說:“我國刑法關於淫穢物品的概念是明確的。當前,打擊淫穢色情網站要把握幾個原則:一、要根據互聯網淫穢色情表現的新特點來打擊犯罪。二、淫穢又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對什麼是淫穢都有不同的標準。三、打擊淫穢色情要嚴格依照刑法精神和規定來辦理,把罪與非罪區別開來。”

目前,關於什麼是淫穢色情,公安機關內部也有一個鑒定程序。進入司法程序,必須把淫穢色情標準法律化、具體化。公安部的警官透露,目前正醞釀的司法解釋將會對“色情”作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一些法律專家建議,色情的認定既要有利於打擊黃色網站,又不要設定過於寬泛,影響互聯網和文化的健康發展。

網絡的虛擬性使網絡淫穢色情犯罪手段更隱蔽,技術性更強。電子證據的法律效力及搜集、固定、保全是當前專項行動中麵對的新問題。

在北京市2004年7月6日破獲的一起案件中,梁某、李某2004年5月後陸續建立20個網站提供淫穢色情電影下載,網站流量極大,每秒鍾訪問量達到190人次。“過去傳播淫穢圖書、淫穢光盤,可以用冊、張來計算,可以找到買受人判定傳播範圍。現在,互聯網傳播淫穢物品無法用冊、張等概念來判斷,接受者廣泛而不確定。”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的一位警官作了通俗的比較。

互聯網的無地域性也帶來取證的困難。互聯網是無國界的跨地域的虛擬社會。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境外的服務器空間開設淫穢網站,涉及境外的網站服務器,在偵查取證上也存在困難。在目前辦案過程中,警察采用國際上通用的一套程序對有關電子數據提取固定,然後再將電子證據轉化為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