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體訓練方法:
①組織每個參訓者舉出一個最令自己憤怒的個案,分析最初的理由和行為結果,尋找正確的處理方法。
②組織參加者對生活中的典型事件進行模擬訓練,進行告別憤怒的練習。
③設想在工作中被別人誤解、傷害後,會產生的最大的憤怒情緒和最嚴重的行為及其後果。
④回想使自己最生氣的一件事,試著把自己的憤怒情緒引發出來,然後通過鬆弛訓練法使自己平靜下來。
⑤討論憤怒情緒不當宣泄的後果,總結經驗和收獲。
(2)自我訓練方法:
①學會說“沒關係”。設想以前發怒的經曆,利用照鏡子技術對自己說“沒關係”,提高自己的涵養。
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被人誤解、受到委屈時,采用心理放鬆的方法對自己說“小事一樁”。
③每次要發怒時,努力推遲發怒的時間,讓時間逐漸的延長,達到自我控製。
④當被對方激怒時,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根據自己的選擇行事的權力。你沒有權力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心意。
⑤請你信賴的人幫助你,在發現你即將發怒的時候提醒你製怒。
⑥寫“發怒日記”,記下發怒的時間、地點、事件、結果等,持之以恒,不斷總結經驗達到自我控製。
⑦提醒自己自尊、自愛,無論別人做的事如何不好,都要看到發怒不僅會傷害別人還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和尊嚴。
⑧每當要發怒時,用幾分鍾想想自己的感覺和對方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
⑨當你情緒穩定時,找那些能夠與你交流的發泄對象談心,相互指出對方容易引起發怒的言行、感受和後果。
⑩麵對挫折、壓力時,不要灰心、放棄,勇敢的麵對現實就沒有時間發怒了。
(11)用莎士比亞的話:“不要因為你的敵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熱的燒傷自己。”提醒自己發怒是不值得的。
(12)用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方式麵對挫折和各種不如意,以自我解嘲的方式麵對問題。
10.7.3 克服恐懼心理的訓練
弗·培根說:“恐懼是粉碎人類個性最可怕的敵人。”恐懼是人在麵臨並企圖擺脫某種危險情境而又無能為力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恐懼發生時常有縮回或逃避的動作並伴隨著異常激動的表現,如心慌、毛發豎立、驚叫、預示危險的麵部表情和姿態等。引起恐懼的刺激因素是多方麵的,但關鍵因素還是主體自身缺乏處理可怕情境的能力。當危險情境極度威脅人的生命,自身又無能為力時,會產生絕望情緒。對於應激水平低的人,危險刺激可能會導致恐怖性神經症或其他神經症。神經症的調整和治療,參見本研究7單元的內容。這裏介紹一般性的心理訓練方法。
(1)自卑感與恐懼心理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當個體麵對一個他無法適當應付的問題時,當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時,此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⑩他用3個孩子初次被帶到獅籠麵前的表現來說明自卑感的不同表現方式。一個孩子躲在母親的背後,全身發抖地說:“我要回家。”第二個孩子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用顫抖的聲音說:“我一點都不怕。”第三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獅子,問他的媽媽:“我能不能向他吐口水。”事實上,這三個孩子都已經感覺到自己所處的劣勢,每個人都依自己的生活風格,用自己的方法表現他的感覺。
他還指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希望改進所處的地位。沒有人能夠長期忍受自卑感,他一定會使人采取某種行為,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他是人類地位不斷發展的原因。即使是最優秀的人,他也會麵臨不斷出現、尚待解決的問題,沒有誰的地位已經完全站在控製其生活環境的最終目標。
對於緊張、危險的環境,警察也會感到壓力。在危險環境中,人會出現家兔般應激和雄師般應激的區別,警察應該表現出雄師般的應激水平,緊張、害怕不是兩者的區別,麵對危險並戰勝它才是根本的區別。
(2)擺脫自卑戰勝恐懼的訓練
僅僅知道自己存在著自卑情結,不知道如何克服和正確認識,隻會加重人的自卑感。重要的是尋找戰勝自卑培養勇氣的方法。心理谘詢的各種理論都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這裏隻是介紹一些訓練的具體程序。
(1)變恐懼為動力。緊張恐懼意味著挑戰,因此恐懼也是一種動力。一味地畏懼將一事無成,麵對困境樹立畏懼造就“超人”的信念。一旦形成了我是警察,我應該勇敢無畏的信念,在工作中就會表現得所向披靡。要不斷的進行自信心的訓練。
(2)設置實戰情境提高心理適應能力。突發事件、完全陌生的工作環境會增加人內心的緊張情緒,在技戰術訓練中設置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形成不同警種混合、交叉的工作場麵,造成近似實戰的背景,拓展每個人的業務視野。使不同警種、不同人在複雜、危險和奇異的訓練情況下產生對艱苦工作的切身體驗,在實戰訓練背景下克服恐懼心理,提高實際戰鬥能力。
(3)坦然麵對危險。在危險的工作條件下,產生心理上的緊張是非常自然正常的現象。但是,經過訓練的警察,在危險的關頭善於把這種消極的情緒隱蔽起來。不去關注自己的緊張情緒,而是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坦然麵對問題,這時麵對恐懼的最好辦法也許就是讓自己多害怕一會兒,無論多麼緊張害怕,隻要堅持下來就是勝利。
(4)認清自己的恐懼有時竟是兒童時期心理防禦方式的再現。兒童時期麵對各種未知的生活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體驗,其中包括恐懼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走向成熟,過去的一些情結積澱在潛意識之中。在新的生活中,遇到強烈的刺激,會使早年生活中形成的不愉快體驗被突然誘發出來,使人產生強烈的恐懼情緒,甚至對那些根本沒有現實危險的事務產生恐懼。應該重新認識領悟,這是兒童時期心理防禦方式的再現,這種緊張恐懼是非常幼稚可笑的。
(5)敞開心扉。當你感到非常緊張恐懼時,不要把這種心理當作極端的隱私,可以在可以溝通的好朋友間、在親人間,也可以麵對心理谘詢工作者講出自己的感受、印證自己的感受。盡快搞清自己的這種感受是正常的還是“自設”的,及時調整訓練,清除心理垃圾,不要讓它形成問題。
10.7.4 培養工作、生活興趣
警察工作使人長期處於慢性應激狀態。長期緊張、複雜,甚至瑣碎的工作,使人感到疲勞。許多人有這樣的體會,當你麵臨危險的工作挑戰時,可能會緊張、恐懼,但同時也激起了抗爭、奮進的力量。可長期一貫的日常工作,由於太平常顯得微不足道,而往往忽略了這個對手,在無休止的循環中,被消耗得疲倦懈怠,因此大大降低了應激水平。所以,培養工作、生活興趣可以提高警察的應激水平。
(1)對工作和生活失去興趣的危害
沒有興趣、沮喪,進而導致遲鈍往往是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和結果,也是一些人行為問題和違法犯罪的原因和結果。對許多人來說,無趣、沮喪、遲鈍遠比突然的壓力和緊張更令人感到痛苦。作為警察,如果麵對工作感到束手無策,而又不願意想辦法去解決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而是因為日複一日的疲勞,導致厭倦、沮喪,這本身就體現了心理健康問題的存在。嚴重的,甚至就是心理疾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