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警察心理應激與訓練(35863)(3)(2 / 3)

(1)異常警覺,突然而來的微小聲響、刺激引起的驚恐反應。

(2)易激惹,細小事情導致激動、發怒、爭吵或毆鬥。

(3)莫名其妙的焦慮、擔心、膽怯,不知道自己究竟怕什麼。

(4)任性,衝動,輕易決定問題,判斷和自控能力下降。

(5)憂傷想哭泣,不希望與人多接觸。

(6)口吃,說話吞吐,辭不達意。

(7)注意力不集中,思路雜亂,茫無頭緒,思維能力下降。

(8)小動作增加,坐立不安。神色緊張,表情不自然。睡眠紊亂,模糊感。

生理和軀體變化

(1)心跳、心慌、胸悶、氣短,肌肉顫抖,體力不支。

(2)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亂,口渴,尿急尿頻。

(3)吸煙量增加,想喝酒,要求服鎮靜藥物。

(4)慢性頭痛,四肢或軀體酸痛,月經紊亂,誘發疾病。

(5)容易發生工傷、運動或交通事故。

應激或不良心理社會因素與誘發身心疾病的關係

(1)構成身心疾病病因:高血壓、神經症、精神病。

(2)成為某些疾病的促發因素:癔病、潰瘍病等。

(3)加重原有的疾病症狀。

(4)削弱身心健康的基礎,會導致人格的消極發展。

10.3.4 應激對警察工作的影響

長期或高度的應激狀態會對警察工作產生消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工作效率下降

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的警察,對於頻繁出現的應激源已經司空見慣了,他們不得不應付經常出現的應激源。長期的應激狀態使警察的身心處於慢性疲勞之中,使他們對於新出現的各種應激源感到力不從心。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厭煩感和疲勞感日益增加,最終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嚴重狀態下甚至連最簡單的工作都無法完成。

錯誤增加,易出事故

應激不但可以使警察工作效率下降,而且還可以導致錯誤增加,甚至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故。長期應激使警察心理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動作反應時明顯減慢,有時會做出錯誤反應;思維活動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思維的範圍和深度改變,邏輯推理能力下降;導致不應有的決策失誤。由此會導致工作錯誤增加。原來在正常狀態下可以順利完成的工作,由於工作壓力和應激水平的下降,不能正常完成,甚至出現錯誤。其次是容易導致車輛駕駛和使用武器等方麵的事故。例如,美國紐約的警察都接受了嚴格的汽車駕駛訓練,可是警察的機動車事故率卻是其他人群的6倍左右。

缺少責任心

長期的應激會使一些警察的責任心下降,對某些應激源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出現這種情況存在以下幾種原因:

(1)對應激源的敏感度下降。由於各種應激源頻繁出現,警察對於應激的反應強度會逐漸減弱,某些應激源甚至會失去影響作用。

(2)多次失敗的體驗導致挫折感產生。麵對應激如果都能獲得期望的表現,則會不斷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警察工作不斷麵臨新的挑戰,一些新的應激源和應激情景會使其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值,失敗會使人產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

(3)淡漠以避免應激反應。警察工作是具有高度責任意識的工作,缺乏責任感是無法幹好工作的。但是,當現實工作中一再出現類似導致以往挫折、失敗的應激源和應激情境時,一些人會以漠不關心的態度,減少應激的機會,避免再次遭受挫折。

退縮怯戰

警察多次遭受應激的影響,心理上會產生畏懼情緒,會對新出現的工作采取退縮行為。一般情況下退縮的產生經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各種應激的作用下,警察體驗到頻繁的壓力和挫折,可能會對再出現的應激源產生緊張畏懼感,甚至草木皆兵。第二階段,新的應激源繼續作用於警察,主體將新的應激源與以往的挫折體驗和失敗聯係起來,產生擔心、害怕、信心不足等不良反應。表現出行為的推諉、退縮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