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跟著蘇老頭做項目後,隨著賺到的工資和獎金越來越多,我經常會拿出來請大家吃飯,甚至我們寢室後兩年的網費,都被我包圓了。
其三,原本根據我的家庭情況,我每年都有資格領取很多補助資金的,因為我也有貧困證明,那時候貧困生,老家村裏都會開貧困證明。
後來助學金我就不領了,原因也很簡單,我覺得我靠自己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了,為什麼還要占著這個名額呢?
但是我們的同學中,有幾個就不怎麼樣了,如一邊領著助學金,一邊和女朋友在校外租房,買電腦,對於這類人,大家私下裏談論起來,還是一致鄙視的。
雖然他們該領還是會領,畢竟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否則真就是破罐子破摔了。
其四,不管是學校組織的,還是係裏和班級組織的義工活動,我都會積極參與,甚至有兩次和企業的項目相衝突了,我還是選擇了去做義工。
當然那時候有意氣風發的因素在,想到就去做了,做了就是做了,也沒有太多的升華。
多少年後,作為一種感悟,我還在朋友圈特意記錄下了,關於對學習二字的領悟。具體如下。
如果說,學習的第一階段要求,是搞清楚字麵意思;那麼學習的終極要求,也可以用《金剛經》一句話來總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心是什麼呢?就是中心思想,就是規律,就是客觀實際。
做事有做事的中心思想,做人有做人的中心思想,團隊有團隊的中心思想,任何事情在特定的階段,都隻能有一個中心思想。
怎麼驗證呢?學是一方麵,習是更重要的一方麵。
當中心思想貼合實際,那就是戰略製勝,稍微加上一些方法正確,就感覺討巧,很容易就形成降維打擊的態勢。
如若中心思想偏於實際,方法再強,也隻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時常還會有南轅北轍的結果!
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差之毫厘的毫厘,其實就是指中心思想偏離客觀實際了;才導致謬以千裏,這裏的千裏就是落地的實際效果。
當然這些大道理,是十年後的我,所悟出來的。
提前寫在這裏,無非也隻是站在過來人的角度,一種係統說教罷了,不喜歡的,可以忽略掉本段。
也就是說,跟著蘇老頭這樣的智者,給我個人至少是帶來了兩個方麵的影響。
第一方麵是好的,讓我認識到,蘇老頭確實是高人。
因為他確實做到了,物質利益麵前沒有私欲;精神訴求方麵,又能充分照顧到大家,讓大家隨時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讓我知道,想做高人,就得以蘇老頭為榜樣。
不好的方麵是,就是因為蘇老頭無意中,給我樹立的標準太高了,導致在後期的工作中,我總是無意中拿蘇老頭為人處世的標準,要求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