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完全就是異想天開,丘吉爾不同意她的觀念,並且打擊了她成為女議員的自信,這讓南希很惱火。南希對丘吉爾說:“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就會在您的咖啡裏放毒藥。”丘吉爾沒有發怒,反而溫和地說:“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會毫不猶豫地喝下去。”丘吉爾巧借南希的弦外之音反駁了對方,既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又不會讓當時的氣氛很尷尬,可以說是既不失自己的尊嚴,也照顧到了女士的感受。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赫爾巴特曾經說過:“人類有兩種表情,一種是出現在麵部的表情,另一種是出現在言語中的表情。”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內心都能在話語中表現出來。人們要想功成名就,就一定要練就聽風辨器的本事。隻有聽懂對方話語中的真正含義,才能找出最佳的應對方式。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言外之意。比如,一位部下私下裏向領導訴說自己的工作量重,而領導誤以為他是在抱怨工作辛苦,因此隻是說了一些要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官方話語,結果那名部下憤然離開。其實,他之所以說自己的工作辛苦,隻是想得到老板的肯定而已,並沒有抱怨的意思。如果這位老板能聽出部下的言外之意,誇獎、安慰一下對方,這位部下一定會滿心歡喜地認真工作。而人們常說“鑼鼓聽音,聽話聽聲”,也就是指這個意思。
有些弦外之音我們都心知肚明,但是,還有一些話語如果不仔細揣摩就會被忽略。正是因為這些忽略,才影響了你的交際能力。所以,在與人交往中,我們要時刻留心對方的言外之意。如果對方總是講述自己光榮的過去,那麼他此刻一定是想聽到你的誇獎之詞。這時候,隻要你適當地表示誇獎或羨慕,就能獲得對方的好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秘密決定讓東條英機出任日本首相。各個報紙的記者都想知道這個傳聞是否屬實,希望得到獨家新聞,因此便去采訪那些參加會議的大臣。但是,他們全都沒有獲得準確的消息。
其中,有位記者很聰明,他知道那些參與會議的大臣一定不會說出到底是誰出任首相,但是如果問題提得巧妙,對方就會流露出蛛絲馬跡,這樣也就能探知這個秘密了。這位記者在苦思冥想之後,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禿子?”在當時,競選首相的人一共有三個。說來也巧,這三個人,一個是禿子,一個是滿頭白發,一個是半禿子。而這個半禿子就是東條英機。這個問題看起來有些像無意間的閑談,而且問得很突然,一位大臣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後,神色顯得很猶豫,欲言又止,最後,告訴記者無可奉告。這個大臣雖然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但是這位聰明的記者已經知道了最終的首相人選,得到了這條獨家新聞。因為這位記者猜想,大臣之所以會猶豫,一定是在想:半禿子到底算不算是禿子。由此可見,聽出對方言辭中的弦外之意十分重要。
因此,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人,就不僅僅要聽他說的話,還要去聽他沒有說出的話。隻有善於傾聽弦外之音,才能不被表象迷惑,才能了解一個人真正的內心。
6.從聊天習慣認識他人的性格特點
心理學家赫爾曼·陸宰指出,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聊天習慣,這些習慣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後天逐漸形成的,而這些習慣所體現的正是他們的個性特點。人們在交談中所做出的行為習慣,是最真實的心理特點之一。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不可輕視別人的聊天習慣。這些習慣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關乎此人性格特點的秘密。通常,讓人最為注意的聊天習慣,就是人們經常使用的口頭禪。這種口頭語言是長期習慣逐漸形成的,是個人習慣及個性特點的一種體現。
在社交中,人們的口頭語能體現說話者的真實心理。對此,心理學家赫爾曼·陸宰認為,不可忽視這些不起眼的口頭禪,這些口頭禪背後往往暗含著人們的個性特點,對於了解對方性格、建立人脈關係有著極大的幫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口頭語,人們還應注意另一個聊天特點,那就是聊天地點的選擇。雖然人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口頭禪中分析出他的心理和個性特點,但是口頭禪是長時間語言積累形成的習慣,僅僅隻憑借一兩句話就斷定一個人的心理和個性特點,並不具有太大的說服力。也就是說,要把一個人的口頭語和聊天中的各種習慣相互結合,然後再進行分析判斷,這樣才更加貼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