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社交(1)(2 / 3)

(4)不要對自己期望過高。過高的自我期望,容易使自己陷入“完善的理想”與“不完善的現實”的矛盾之中。

對上司的報複

症狀表現

報複是一種較為極端的不良行為。報複目標如果泛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這便是“泛目標報複”。這類人多表現為對人敵意、多疑,極度自私,易走極端。

心理案例

李明曾在一家企業工作,這裏的人們喜歡在一些小事情上耍小手腕,而領導也熱衷於玩這種政治小把戲,但最終是“玩火必自焚”。

李明當時負責一個部門,有一位主管因能力不足,被免職。她對李明帶的這個團隊極不滿意,伺機報複。一天,她捏造說,李明和另外兩名同事在一起,詆毀他們的上司。上司也不做調查,相信了她的“告密”。就這樣,李明他們部門的所有員工被叫到一起,上司讓他們“說清楚”。李明當時大吃一驚,這是根本沒有的事!經過他們四人當麵對質,那個主管的謊言被揭穿,真相大白,全是那位主管一人捏造,從此以後,她所在的這個部門所有人都疏遠她了,最後,她選擇了辭職。

心理診治

因為這類現象既是心理方麵的,又是行為方麵的,既有性格方麵的特征,又有道德方麵的特征,所以又稱之為“人格障礙”。如今,人類社會活動日益紛繁,人際關係日益複雜,矛盾衝突迭起,致使部分人容易引發人格障礙。某些類型的人格障礙會對家庭、社會造成危害,不容忽視。現在城市公用設施遭破壞的現象屢見不鮮,市政當局傷透了腦筋。這種破壞,其中不少是報複行為。在西方社會,這種現象更叫人寒心,殺害無辜的人以泄憤的案件時有發生。這是一種泛目標報複行為。現在人格障礙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如何防治受到廣泛注意。為了個體和群體的身心健康,下麵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1)要善於疏泄心中的憤恨,不能鬱結在心中。例如找個朋友訴說訴說,或寫封不須寄出的信——抨擊施害的人。事實證明,這有利於平息心中的怒氣。

(2)要善於幫助自己建立正確的思維邏輯。丈夫壞不等於男人都壞,有人騙了你不等於人人都是騙子。痛恨別的女人勾引你的丈夫、害了你和孩子,怎麼可以又用這種方法去害別的女人和孩子?由於痛苦,思維邏輯容易出現混亂,所以需要理清頭緒,讓自己清醒過來,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談“工作”色變

症狀表現

有些人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於啟齒或害怕見人。由於過分的焦慮和不必要的擔心,使得他在言語上支支吾吾,行動上手足無措。常出現心神不定、惶惶不安、麵色蒼白、全身出冷汗、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有嘔吐、腹痛、尿頻、便急等症狀。

心理案例

黃民在大學裏學的是工科,主要研製混凝土,畢業他後進入一家私營企業,在實驗室上班。由於同事不多,他經常與老板獨處,老板是一個嚴謹且不苟言笑的人,使得原本就性格內向的黃民常常覺得壓力很大。

在一次在作實驗報告的時候,黃民由於緊張將一個數據寫錯了,由此導致計算結果千差萬別,使公司遭受了損失。這個錯誤遭到了老板的嚴厲批評。從那之後,黃民隻要看到老板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發展到後來,竟然出現了“上班恐懼症”。每天早晨想到要跟老板麵對麵工作,黃民就覺得頭疼、肚子疼,要上好幾次廁所才能夠出門。到了單位也會焦慮不安,不想和任何人說話。一旦下班鈴響,他就如釋重負般長舒一口氣,精神百倍地安排剩餘時間。“我最盼望的就是生一場大病,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去上班了。”黃民的心裏話讓親友們不無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