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隻看這位少年的童年經曆,根本看不出他有成為偉大人物的潛質。我讚成總結成功規律,但是世界多元化,人性多樣,成功需要天賦、努力、運氣,有些因素是可以複製,有些是不可複製的。
大凡打著“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招牌的人,不過是一種商業營銷的宣傳。假如你深信所謂的成功法則,踩著成功人士的腳印前進,結果隻怕是沒有靠近理想,反而越走越遠。很多深陷傳銷陷阱的大學生朋友不就是輕信有可以複製的成功嗎?
假如成功可以複製,大家也就不用羨慕成功了,努力去複製就好了。但問題是,成功不太容易被複製,失敗倒是挺容易的。
我想你得意識到:不管別人過去的經曆多麼成功,可能都很難複製。與其看別人做了什麼,不如去分析別人具體做了什麼。
有一句忠告可以記住:你很難複製別人成功時的環境、能力還有運氣,但是你一定很容易繞過他走向成功道路上犯的錯誤。要想複製別人的成功,答案就是別犯他犯過的錯。
從你觀察到的每個人的成功經曆中學會透過現象分析真正的問題,而不是尋求標準答案,這就是走向成功的路。
有一本名人傳記對我啟發很大,是棋王卡斯帕羅夫寫的自傳《棋與人生》,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我還寫了長書評,在微信回複《棋與人生》,可以看到我的書評。
實操訓練
讀一本名人傳記
借閱或者購買一本名人傳記,閱讀後回答如下問題:
1.假如不是處在當時那個時代,他能獲得成功嗎?
2.在那個時代有沒有像和他做出一樣事業的人,為什麼那些人失敗了?寫下他們失敗的理由。
3.在他們成功的過程中,哪些是努力奮鬥帶來的,哪些是運氣帶來的?
4.大部分獲得被認可成就的人,在獲得認可之前都努力了多久?
@請叫我許胖紙是上海師範大學2009級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工程係的學生,他的真名是許雲驊。
在校期間,輔導員不止一次談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周圍學長學姐大歎找工作的不易。這些都促使他認真思考未來職業規劃和職業技能的問題。究竟企業喜歡怎樣的人才?大學生應該在本科階段做好怎樣的準備?
許雲驊發現要勝任一份工作,其實隻要滿足“基本素質+通用技能+專業技能”就可以了。首先要“基本素質”要過關。“基本素質”包括邏輯感、應變力、學習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等。通俗地說就是你的思路是不是清晰、說話寫文章是不是有條理、會不會察言觀色等等。
其次是“通用技能”,其實就是英語加計算機。如果準備在“北上廣”或者一線城市紮根落戶,沒有精熟的第二外語,未來幾乎沒有升值的空間,而能熟練掌握MS、OFFICE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進階“白骨精”打好基礎。
最後是“專業技能”,這是在專業學習中應該認真學會的。
考慮到很多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會換行業,“基本素質+通用技能”的積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學校裏現有課程太陳舊,外麵培訓班收費又太高。許雲驊選擇了通過自學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關注了張誌老師的70man博客,學習PPT的文案策劃、邏輯結構,配色排版、設計理念。他從不斷模仿高手作品開始到逐漸有了自己的感悟並找到自己的風格。從課堂演講到書評書摘,他不斷地將自己對PPT的認識付諸實踐。這個錘煉的過程不容易,但是結果卻是值得的。
在參加“挑戰杯”商業計劃競賽的時候,許雲驊能在一百多頁的商業計劃書中找出關鍵,並做出充滿商業思維的PPT。經過團隊努力,他們的商業計劃書得到了評委的認可,獲得了學校銀獎。
2013年春節期間,許雲驊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在花費心力完成了一份《影響力》書摘PPT製作。秋葉老師幫助轉發後,這份PPT獲得了廣泛好評,還吸引了業內的高手包翔老師(@Lonely_fish)的關注。包翔老師很欣賞許雲驊對PPT的悟性和興趣,並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公司。
回想四年來的點點滴滴,許雲驊有很多的感觸,但是他最大的感悟是,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喬布斯說,Stayhungry,stayfoolish,翻譯成中文應該是求知若渴、虛懷若穀。對於知識和技能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對他人的肯定與學習,才是未來決勝職場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