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參加過社團的大學生,關於橫幅這些問題有幾個有信心告訴我所有答案?
告訴別人參與了哪些事情,叫工作經曆。告訴別人可以獨立完成哪些事情,這才叫工作經驗。工作經曆多不代表你有工作經驗。一個人不是因為上班時間長就是工作經驗多,也許他一輩子都是在重複一件事。
其實,把剛才的那10組問題簡單替換成其他瑣碎工作,一樣可以總結出很多結構化的流程。假如你堅持每日總結做過的事情,把各種零散的細節串聯成完整的流程,這就是在攢工作經驗。將來一旦有機會動手,就能會更好更快地做出恰當的選擇。
很多人有了經曆,卻少了總結,長期下去,越來越依賴本能習慣做事。他做得很好,但是換一種情況,應變能力就不足。
一個人的工作經驗來自於在不同崗位的工作經曆,更來自他對不同工作的總結能力。不要因為事情簡單就不去總結,不要以為自己經曆過就是知道。養成隨手記錄工作內容,並思考工作細節的習慣,才能讓你擁有和別人不同的工作經驗。
當然,總結不是記流水賬,和前麵寫論文要求一樣,先構造一個整體框架,再灌入各種細節。
有一個學生當上了組長。當開班會需要大家做提建議時,大家一點意見都不提出來,總是她一人想點子做決策。隊友們積極性不高,她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常常感覺很氣餒,想放棄當組長。
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案例。
第一,這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現象;第二,這不是大學才會遇到的問題,而是整個職場都會遇到的問題;第三,誰能解決這樣的問題,誰就更有可能成為組織需要的管理型或領導型人才。
在社團不管遇到怎樣的問題,都不會是單純的個人問題,也不會是單純的組織問題。我們可以為問題做一個分類表。
我把她的問題做了一張對策分析表,一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都可以用這三個方麵來歸納。其中最難解決的是組織問題。大家最容易關注自身能力問題,並容易把其他問題帶來的挫敗感都歸結到自身能力不足,而沒有看到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進步。
即便大家都不願意聽你的,這也不意味著你沒有組織能力。假如你願意思考和總結,並以此不斷調整溝通方式,那麼現在經曆的挫敗都是培養你的組織能力。要感謝這些磨練,讓你將來可能比沒有經曆過磨練的同學更有組織能力。
一個人想成為Leader,光靠以身作則不夠,得有激勵處罰機製,得讓大家認識到這件事情與大家的利益,得約定合理分工,明確每個人的任務。
如果誰要當組長,就得和每個人約定一個明確的任務。所謂明確,就是內容具體,格式規範,時間確定,流程清晰,做到這些你才有希望激活一個團隊。等任務開始執行時,你得想辦法讓大家看到進步,找到成就感。有了共同的成就感,團隊才能繼續。
這些小事情放到職場,就是管理技能,這些管理技能完全可以在大學社團裏麵提前磨練。
實操訓練
請你了解打印一盒名片多少錢?
1.在職場,很多人需要製作名片,一些社團工作的同學可能需要名片。打印名片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製作一盒名片要多少錢?你先猜猜看?
2.請想辦法去聯係製作名片的供應商,了解不同規格名片的價格以及交付周期,看看別人的名片設計,把你看到的關於名片的心得總結後寫下來。
社團占據太多時間怎麼辦?
有的同學社團工作很投入,慢慢會發現工作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大,最後發現社團工作和學業產生衝突,時間不夠用了,嚴重影響了學習。
在加入社團之初就要記住不能因為加入社團而耽誤學業,學業是根本,社團是錦上添花。很多同學大學有很多社團經曆,偏偏專業成績一塌糊塗,我想用人單位也許會覺得你做事情主次不分呢。
對於已經發現自己時間不夠用的同學,應該把這個事情看做是一個學習時間管理的機會。因為在職場,每個人都要同時兼顧不同的事情,工作之外還要兼顧家庭、朋友。你在社團遇到的困難,將來在工作中一樣會遇到。
其實,不要把學習和社團看做是兩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完全可以兼顧。是的,加入社團後,你要兼顧學習和生活,時間會變得支離破碎,可以退出社團重新獲得大塊時間來解決問題。在大學還有退出的自由,但將來到了職場,是不可能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