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的勝出之道
初涉職場,大學畢業生們往往被冠以“職場新人”之名。就像水果一樣,新鮮總是有期限的,有人認為職場新人的新鮮期應該是30天,或者更長。從生活了十幾年的校園走上工作崗位,大學畢業生們除了興奮之外,剩下的恐怕隻有:不安了。據調查,有10%的大學畢業生在走上工作崗位1個月內感到非常不適應。在新的單位,畢業生們麵對的是一個完全新鮮的環境,30天也許隻是試用期的一部分,但已經足以了解一個單位的基本情況;同時畢業生們是否擁有適合單位的能力,也能在這段時間中見分曉。
那麼,大學畢業生們在試用期內應當怎麼做呢?
其實有時用人單位要求與剛剛入職的大學畢業生解除合同,除了一些單位故意設置的陷阱使然外,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是否稱職也不容忽視。除了業務能力應作為考核標準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品行性格等諸多方麵因素同樣重要。剛剛入職的大學畢業生要想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站穩腳跟,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盡快熟悉“遊戲規則”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與眾不同的“遊戲規則”,如想融入當前的單位,就不要憑以前的經驗辦事,應盡快對新單位的人和事進行全麵、深入、透徹地了解。
謙遜是“寶”
如果因為業務不熟悉,或者對單位缺乏了解而工作失誤,除了主動承認錯誤並承擔責任外,還應向上司或“老同誌”多多請教,切忌犯了錯誤後還千方百計地給自己找借口。
勤能生“金”
在職場上,勤能補拙,勤能生金。例如複印機沒有紙了,悄悄地加上;飲水機沒水了,主動給送水公司打個電話……這些平常的不起眼的小事也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鋒芒不可太“露”想著給單位留下好印象是對的,但切忌過猶不及,不可鋒芒畢露。職場新人要想真正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掌握上述遊戲規則;但是如果隻能遵循這些遊戲規則,而沒有真正的做事能力與表現,那還是不一定能在職場上勝出的。
敢於亮出自己的“鋒芒”
一位年輕人向自己的好友倒苦水,說自己在一個大公司裏幹了6年,卻一直默默無聞,既無大功也沒大過,卻一直得不到提拔。他認為自己有一肚子的才學卻得不到施展,為此很是苦惱:“這分明是命運與我作對嘛!一些比我後進公司的人都升了職,唯獨我……”
一位有真才實學的職業人士要敢於在實際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華,贏得單位的信任和器重,即使身處逆境,也要把逆境當做是一種挑戰,是一種機會。
馮諼本來是一個貧窮人士,其家中經常無隔夜之米,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隻以粗茶淡飯度日,但他勤學上進,學識遠近聞名。受貧窮所迫,他隻得托人將自己推薦給孟嚐君做門客。開始時,他被安排在三等地方居住,飯菜比較簡陋。
幾天之後,盂嚐君問管家:“新來的馮先生是否習慣了生活?”管家說:“他很無聊,每天撫劍自唱,哀歎吃的食物太差,連魚都沒有。”孟嚐君聽了之後,將馮諼安排到二等房。
又過幾天,孟嚐君又問馮諼的情況。管家說:“馮諼仍撫劍自唱,哀歎出門沒有車坐。”於是孟嚐君又將馮諼安排到頭等房,讓他從此出門可以享受坐車的待遇。
又過了幾天,孟嚐君再次詢問馮諼的反應。管家極為不滿地說:“他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現在又說自己不能照顧奉養老母。”於是孟嚐君又派人送金銀、食物給他母親,使馮諼徹底地安下心來。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士為知己者死”,“知恩圖報”,這些都是古人的人生原則。馮諼後來表現出了非凡的才智和過人的膽識,挽救了孟嚐君瀕臨絕境的事業。
馮諼積極進取,不甘平凡,不甘落魄,使自己才盡其用。曆史上還有一位比馮諼更積極、更勇於表現自己才能的人,他就是毛遂。
毛遂在越國丞相平原君門下過著平庸的食客生涯,三年來一直沒什麼突出的表現。
一天,平原君要到楚國去求救兵,由於任務艱巨,需要挑選20位能幹的人同行,但左挑右選隻挑選出19個,始終缺少一位。此時毛遂自告奮勇,到平原君麵前自薦。平原君知道他寄居門下三年以來毫無作為,便說:“有才能的人好像錐子放在口袋裏,尖頭立刻刺破口袋而顯露出來。你在這裏已經三年了,仍沒有特殊表現,還是留在家中算了。”
毛遂卻說:“我今天才走入布袋之中,如果機遇早點到,我早就脫穎而出了!”
平原君無可奈何,隻得接納毛遂,湊足20個人,出使楚國,搬請救兵。結果這次出使楚國,全憑毛遂的力量,平原君才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