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拿捏好與上司的相處之道(3)(1 / 3)

如果員工的點子比上司的想法更富創意,那就要盡可能以公開的方式將這些點子劃歸上司名下,讓大家都以為自己的建議不過是對上司的意見的回應。小心不要成為遮蔽上司光華的那片烏雲,因為上司必須看起來是每個員工圍著打轉的太陽,散發著權力的光輝,是眾人矚目的核心。

在與上司溝通時要敢於大膽提建議。為了避免出錯而保持沉默的員工,最令上司感到不滿;凡事都點頭稱是,一切都處理得妥妥當當的人,在上司的心目中最多是個應聲蟲。如果員工能夠在上司麵前適時地提出一些大膽的建議,可以提高員工在上司心目中的身價。例如,員工可以提出如何開源的辦法,並指出如何與節流相維合才能更有效。

沒有什麼比有助於上司的建議更令人欣賞的了。如果自己的上司某種處理事務的方式效率不高,而他本人並未覺察或不知如伺改進的時候,而自己有好的主意,就應該果斷地提出來,當然要采取讓上司感到能夠接受的方式。

員工可以讓自己的思維走在上司的前麵,積極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以自己的效率來促進上司的效率。

當然,這是在自己對上司已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作出的預計。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員工應盡量學習了解本單位的業務運作的經濟原理,為什麼單位的業務會這樣運作(7單位的業務模式是什麼?如何才能贏利?……同時,還應該關注整個市場動態,分析總結競爭對手的錯誤症結,要讓自己的思想成果轉化為與上司有效溝通的橋梁。

和上司進行溝通的方法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和工作,人際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員工如果想在工作上減輕壓力,並得到上司的重視,就必須善於和上司進行溝通。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要通過實際接觸和語言溝通才能建立起來的。隻有溝通,才可以使領導與員工更好地發現問題之所在,從而“對症下藥”,大大提高辦事效率。員工隻有和領導進行積極溝通,跟領導作麵對麵的接觸,讓自己的意願與想法真實地“傳輸”給領導,讓自己真實地展現在領導麵前,才能令領導切身地認識員工的工作才能,才會贏得更多被賞識的機會。那些信奉“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的員工,不能與上司進行溝通,無異於自毀前程,也阻礙了自身的發展。

善於和領導交流的員工無疑會令人刮目相看。領導也會非常高興自己有這樣的員工。

有些很有“正義感”的人總是認為:跟上司走得近乎的員工,還不就是為了多撈點好處,想升職、要待遇,其實,也不見得有什麼真材實料,“正經”人是不屑如此的。這種人的看法並非全無道理,但是以偏概全,則有些偏激。不可否認,在某些單位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員工,但是在效益好、能學到真本領,而又人員競爭激烈的企業中,工作中多與領導接觸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員工隻有善於溝通,才能和領導保持和諧的關係,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取得工作的更大成效。下麵介紹幾種與上司進行溝通的方法。

(1)開誠布公式。這種方式要求員工有什麼想法或意見能及時直接溝通。應以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導向,直接把問題放到桌麵上來談,並將自己對該問題的看法、理解以及自己所認為合適的解決方法和盤托出,在征求上司的意見以後,去執行以解決問題。

(2)先斬後奏式。這種方式是員工在發現問題以後,由於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使得他們並沒有先向上司彙報,而是自己直接將問題解決掉,然後把分析問題的方法、具體的解決方案、實施的過程以及結果等做一個詳細的彙報總結,上交給單位領導。此種方式能直接地體現出員工的建設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如果問題解決得圓滿的話,就很容易在上司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員工以後的升遷和發展非常有利。

(3)“含情脈脈”式。在很多時候,一些員工任勞任怨、辛辛苦苦地做了很多的事情,但他們認為也許上司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績,如果赤裸裸地向上司提出利益要求,可能反而適得其反。此時如能采取“含情脈脈”的方式,通過交流~些工作上的問題來含蓄地表達出自己的個人要求,也許更容易獲得上司的認同和讚賞。

(4)巧設比喻式。在溝通時,有些員工通過對一些經典的事例或生活中比較典型的事情進行一些評價,得出自己的評判標準,而其實質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通過這些典型事例來暗示自己對單位某件事情的個人看法,或暗示自己的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