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人期即為晉升作足準備(3)(1 / 3)

客人得到藥方之後,轉身獻給了吳國的君王。他強調這種藥物對士兵作戰將大有好處。寒冷的冬天很快到來,此時越國突然發兵攻打吳國。兩國軍隊在水上作戰。吳王就將防凍膏用來裝備軍隊,士兵們沒有一個生凍瘡的,作戰時生龍活虎,勇敢頑強,結果大敗越軍。吳王非常高興,把一片土地封賞給這位獻藥方者。故事出自中國著名哲人莊子的文集,十分耐人尋味。那個讓手不皸裂的藥方,我們不妨把它看成是知識,而且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知識。正因為防凍藥膏的價值,所以漂絮為業的宋人就有了與同行競爭的“法寶”;而遠方來客的非凡,就是把這一有價值的知識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並因此得到了宋人遠遠想不到的回報。遠方來客的智慧,就是將知識賣個好價錢。求職者擇業,實際上是在推銷自己,推銷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即智慧。怎樣才能用智慧將自己賣個好價錢9通過本章的以下幾節內容能夠幫求職者實現這個願望。

高薪是因為“物有所值”

薪酬是個敏感的話題,即使福布斯公布的富人排名榜也不能有太細的統計。筆者在對高薪人士的采訪中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高薪人士通常是盡力地回避關於薪酬的具體話題。盡管如此,筆者還是從高薪人士的言談之間了解了他們對待高薪的態度、他們的求職方式,以及他們是如何獲得高薪的。總體來說他們之所以獲取高薪,是因為用人單位認為“物有所值”。

在某電子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訴筆者,他現在已屬於集團高層領導人之一,他所得到的薪酬是他在上大學時不敢想的。目前,他對自己的工作環境、工作報酬非常滿意,他說公司也應該付給他這樣的高薪,因為他給公司創造的效益是不能用薪酬來衡量的。

筆者就此事谘詢了從事高級人才中介的某獵頭公司郭總經理。據這位總經理介紹,在他所認識和了解的高級人才中,大家對待高薪的態度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高級人才在給企業帶來高效益的同時自己獲得高薪酬,是“物有所值”。他說,如果一名高級人才敢向公司提出要獲得年薪30萬元以上的高薪,那是因為這個人才能給公司帶來30倍、甚至300倍以上價值的增長。用業績、用能力說話,這是人才坦然麵對高薪的心態。

人才市場上多見的是10萬元年薪的招聘情景,在年薪達到20萬元左右的時候,人才的求職方式往往是較為個性化的。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薪水越高越趨個性化求職,這是高級人才求職中的普遍態度。

業內人士介紹,高薪人才的求職方式與傳統的招聘形式有著不同的區別,一般是由圈內朋友引薦,有的是通過側麵方式事先對企業的情況有所了解,再通過某種渠道把自己求職的信息傳遞給公司,最後達到求職的目的。行業的論壇、交流等活動也給人才和企業提供了接觸的機會,這是人才流動的一種不可忽視的方式。當然,企業以某種形式發布的人才招聘信息,對高級人才來說是必需的。這種現象表明,高薪人士的求職日漸趨於理性化。

近兩年,為了給高級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機會,一些媒介公司專門舉辦高級人才現場招聘大會,這是高級人才獲取信息、尋求更好發展途徑的機會。深圳市高級經理評價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與《深圳商報》共同舉辦的“20萬年薪大型人才招聘會”,吸引了眾多企業和國內外高級人才的關注,報名十分踴躍。薪酬標準體現了人才的價值。企業在給高級人才增加薪酬時,看重的是高級人才的業績。如果人才為公司創造了一流的業績,薪酬增長的幾率也會相應增加。業內人士認為,高級人才如果想增加薪酬,他應該是在職5年當中,至少讓企業的利益提升300%以上,同時在工作中的表現是勇於承擔責任,敢於接受挑戰。獵頭公司介紹,高級人才在尋找新的就業機會中,也可以使薪酬增加,有的是增加100%,甚至是200%。專家提醒,高級人才不能經常跳槽,要保持相對的職業穩定,他們應該在一個單位中工作至少3年、多則6年。否則,這種人才就沒有一個完整的工作積累,不能保持良好的職業記錄,到新企業中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薪酬自然也就上不去。專家認為,“接受挑戰,把握機會”,這是高級人才薪酬增加的主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