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下課都是夜色朦朧,隻有那架白色的秋千上傳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不論多晚,總是有人貪戀那一份搖曳。法國梧桐的葉子一片一片地掉落。平時掉落的葉子總是枯黃的,而在雨天,那些仍然潤澤的、金黃的葉子,會悄悄地鋪滿樹下。走在一張一張的手掌樹葉上,感受到秋意。一個收獲的季節。學員們收獲著證書,我和他們一起收獲著這本書。
收獲之前是耕耘。在實習進行一段時間後,學員們自發地組織了一次燭光晚會,給每個人加油鼓勁。晚會主持人充分運用了谘詢技術。在放鬆訓練中,大家憶起原來在師大校園已相遇107天,在實習小組中已相知30天。紅燭一根接一根點燃,每個人許下自己的美好心願。當歌聲響起時,每個人的內心都心潮澎湃,都想象著自己順利通過考試。那是我聽過的最美麗的天籟之聲,分明是一顆顆心在吟唱。活動結束後,天色已晚。偌大的校園裏格外安靜。在夜風中互道再見。靜靜地看著他們離去。“加菲貓”瀟灑地騎著單車禦風而去,學員們的汽車一部接一部開走。汽車走了,圖書館門前空無一人。那四部汽車竟然載走了全部的學員——這是一個多麼親密的團隊!看著汽車紅色尾燈一閃一閃地遠去,心裏是種暖暖的感覺。這就是我的學員們,我為之驕傲的學員們!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心理谘詢的學習亦如此。實習結束了,我們不會再每周見麵。但在每個人的天空裏,我們留下了相互的痕跡。時隔多年之後,那些麵孔會模糊,但成長的痕跡會愈來愈清晰。在實習的過程中,這個小組幸運地從實習小組發展成為成長小組。當來訪者流著淚述說自己的困擾時,那些扮演谘詢師的組員也眼中帶淚。一個人生命中的波瀾在另一個人心中也掀起浪花,兩者相撞時發出的共感和轟鳴震撼著相互的心靈。我們在彼此的生命故事中成長。
在本書修訂版出版之時,離12C小組同學完成心理谘詢學習已經6年。在6年期間,我們這個小組有些人的生活和事業發生很大變化,但有一點是不變的:每個月團隊有一次心理學公益學習和分享活動,大家仍保持著頻繁的聯係和互動。組員們發展出對團隊成員強烈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團隊成為大家安全的港灣。團隊中有一些人的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心理學方麵,並且搭建出好幾個平台讓組員們在其中能夠共同工作和相互支持。我參與著、見證著、驚歎著,一個成長團隊的力量能夠這麼大,能夠延續這麼久!
在整個人類都缺乏安全感的當下,在信任感稀缺的中國,擁有這樣的團隊,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這個奇跡,是通過學習心理學做到的。那些心理學技術的學習,在這樣的團隊中也變得更容易。比這些更重要的是那些無法通過學習來訓練的信任、支持和溫暖,學員們在這裏體驗和學習。
感謝那些我帶教過的組員們,我在與你們的互動中成長著;感謝新蘭,為我的帶教錦上添花。感謝吳慶麟老師在百忙之中欣然為本書作序,感謝孫時進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中閱讀此書並作序。感謝眾多的讀者,尤其是那些直接給我反饋的讀者,從修訂的文字當中,你們看得見你們的反饋如何影響著我的修訂。
2007年10月13日初記
2008年7月25日補記
2013年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