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與心理
法國國旗是紅、白、藍的三色條紋旗,據傳當時設計這個旗子的人,在三色的劃分上是三條等寬的。可當旗升到空中的時候卻發現,怎麼看這三條顏色都不一樣寬。於是,設計家便召集了色彩學家專門研究這個問題。最後,他們把紅色調到35,白色調到33,藍色調到了37,三條紋看上去終於等寬了。
色彩是什麼
色彩是通過眼睛、大腦和我們平時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有時候人們也將物質產生不同顏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稱為顏色。
在人類曆史中,色彩一直散發著神奇的魅力。人們對於色彩的認識以及運用過程,是一個從感性升華到理性的過程。
沒有光就沒有色,這是一個樸素的真理。在17世紀後半期的英國,牛頓在著名的色散實驗中發現了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七色光,即太陽光譜。同時,他指出了色彩是以色光為主體的客觀存在。人之所以能看見色彩,首先是因為存在光,其次是因為物體能反射光,還有就是因為人擁有眼睛這個視覺器官。
人為什麼能看到顏色
人們接收外界信息,大部分都是由視覺器官輸入大腦的。來自外界的一切視覺形象,比如物體的形狀、位置、與別的物體的區別等,都是通過色彩和明暗關係來體現的。
人在觀察物體時,第一感覺就是對色彩的感覺。因為人類眼睛的視網膜上有錐狀細胞,它除了能夠感光以外,還有感覺以及分辨色彩的能力。
錐狀細胞分為感紅色素、感藍色素和感綠色素三種,這和色彩學中的紅、黃、藍三原色近似。其中,感紅色素對紅光最為敏感,感綠色素對黃綠光最敏感,而感藍色素對藍光最敏感。
幾乎全世界的色彩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色彩不光為色彩,它對人的心理狀態有著神奇的作用,甚至能夠左右我們的情緒和生活的意向。可以這樣說,色彩與心理,其實密不可分。
孩童喜歡的色彩
實驗心理學指出,初生嬰兒到了2個月以後,就開始有了色覺。當快到1歲的時候,他們就對所有的色彩有了感覺。
色覺的成熟期大約在10歲,20歲之前對色彩的辨別力達到頂峰,隨之開始減弱,直到50歲後,辨色力的下降更為顯著,因此,與之有關的心理作用也在不同的年齡段有所不同。
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給幼兒園的小朋友每人發了一幅未完成的畫,要孩子們在空白的圓圈內補充上自己最喜歡的顏色。
超過90%的孩子填上的都是明亮鮮豔的色彩,隻有很少一部分孩子塗上了黑色和藍色。這幾個喜歡黑色和藍色的孩子的健康狀況都不太好,與人相處的時候也顯得有些神經質。而那些喜歡黃色的孩子是健康水平最佳的。
兒童一般都喜歡明快的色彩,因為在他們眼中,世界就是五光十色的。比如讓他們在紫色玩具和紅色玩具中選一個,大部分孩子都會選擇紅色玩具,熱烈鮮豔的色彩顯然更能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喜歡紫色或者中間色的孩子通常感情比較脆弱,缺乏探索未知的闖勁。
現在的學校教學多采用多媒體,在有投影儀的教室中,一般都掛有厚厚的窗簾。有所學校多媒體教室的窗簾起初掛的是黑色絨布,遮光效果倒是非常好,但很多老師都反映在這個教室中上課的時候,同學們都顯得注意力不集中,沒精打采的。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他們都覺得這間黑乎乎的教室讓他們感到心緒不寧,煩躁不堪。最後,學校將黑色絨布窗簾換成了紫紅色的窗簾。同學們一反常態,上課時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色彩確實能夠“操縱”人的知覺、情緒以及情感,因此它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由此,如何應用色彩成了一門藝術。
初次約會,女生不能穿的顏色
戀愛就像一場驚心動魄的藝術盛宴,連開篇也滿含藝術氣息。是的,約會也是一門藝術,在初次約會的時候,如果把握得好,愛情的熱度就有望馬上升溫,浪漫情結也會由此展開。初次約會是一個展示自己個人魅力的平台,展示得好不好,除了個人的先天條件之外,後天的修飾也是非常重要的。
黑色並非魔鬼
韓劇《魔女幼熙》中的幼熙家境殷實,又很有能力,卻是個十足的愛情白癡,混到廣告公司老大位置的她,居然從來沒有談過戀愛,唯一的一次還是單相思。到了結婚年齡,幼熙不得不走馬燈似地去相親,可是她居然連相親也不會。每次都一頭清湯掛麵般的直發,冷冷地低垂著束在腦後;刻板而單調的黑色職業裝,看不出她的年齡和喜好;還有那無敵的黑框眼鏡,讓每個坐在她麵前的陌生男人都有被審視的窘迫感;就連最能顯示女人性感的高跟鞋,也被她的“黑色愛好”淹沒,沒有特點,沒有個性,更沒有女人味。
結果自不必說,很少有相親對象能夠忍受與她進行第二次約會。魔女幼熙的相親旅程屢戰屢敗。
本來隻有26歲的她,何以把自己用黑色圈得像三十多歲的女人?黑色本不乏性感的一麵,怎麼一身黑色穿著的她,就那麼不討男人喜歡呢?
在色彩學上,黑色是對色彩的最後抽象,它所具有的表現力以及神秘感,有任何其他色彩都不能達到的深度。
“黑色意味空無,像太陽的毀滅,像永恒的沉默,沒有未來,失去希望。”
在文化層麵上,黑色比喻冷酷、陰暗和不光明。
盡管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出現了“新黑色”的說法,代表著最新時尚潮流,但幼熙的一身黑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潮流的效果。呆板的黑色職業裝讓男士感到不自在,他們在見到她的第一眼,內心就已經心生敬畏,一種莫名其妙的距離感橫亙其中。想要相親成功,自然多了困難。
但是,排除了刻板有線條的職業裝,黑色在很多類型的衣服上都能凸顯性感的天性。
“每個女人都要有一條小黑裙”。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小黑裙成了半正式小禮服,成了時髦、優雅、性感的代名詞,得到了“百搭易穿,永不失手”的美譽。如果說黑色職業裝突出了黑色的刻板莊嚴的話,那小黑裙則是將黑色的性感與俏皮發揮到了極致。
所以,如果是第一次約會,最好不要穿黑色的職業裝,這樣的裝扮往往讓人沒有親近的欲望,使得約會像是在進行兼職工作一樣疲憊。
白色也非天使
很多朋友會說,既然壓抑的黑色職業裝不行,那麼幹脆連小黑裙都避嫌,選擇純潔的白色總可以了吧。白色至少讓人看起來幹淨、整潔、清晰,甚至毫無懸念。
但色彩心理學家們卻不這麼認為,相反,他們覺得女性第一次約會穿白色也欠妥當。白色和黑色是既對立又永恒的,“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代表有無盡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放在約會中,卻容易被人誤認為冷淡。
第一次約會時,雙方都忍不住會有一些緊張情緒,這個時候,坐在對麵的男子看著你一身白,大概會更加緊張,甚至說話都語無倫次起來。
而他對於你的關注,也會讓你神經質地以為這件純白的衣服上該不會是被自己不小心弄上汙點了吧……他的緊張,你的焦慮,使得彼此的印象大打折扣,白色凸顯負麵效果,約會失敗的可能性增大。
但如果接觸兩三次以後,約會時便可以巧妙利用白色的正麵效果。在前兩次顏色鮮明的穿著做好了鋪墊之後,第三次約會時穿上白色的衣服,一定會給對方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在熱辣調皮、古靈精怪的背後,還有一個嫻靜溫婉的你。內心巨大的印象差會讓他對你充滿好奇和欲罷不能的感覺,這個時候的愛情,便有良性發展的明顯趨勢了。
令人感覺時空錯亂的色彩
顏色雖然是靜態的,但是卻有讓人感覺時空錯亂的神奇能力。不要覺得這是在說笑,事實上,人的確是會因為處在不同色彩的空間中,而感覺到時間過快或過慢,物體膨脹或緊縮。
時間長短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分別找了兩個被試,讓他們進入兩個房間中,並憑借自己的感覺,在1小時後走出來。
這兩個房間除了牆的顏色不同以外,其他都相同。一個房間刷著粉紅色的牆漆,地上鋪著大紅色的地毯;而另一個房間則刷著藍色的牆漆,地上鋪著藍色的地毯。
不到50分鍾,紅色房間裏的人走出來了,他告訴主試,覺得1小時已經過去。
之後又過了20多分鍾,藍色房間裏的人才走出來報告說感覺剛過去1小時。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實驗者為我們作了這樣的分析。因為紅色太過火熱,待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感到不舒服,於是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實際不到1小時,但被試本人就覺得已經過去1小時了。
而藍色則恰好相反,它給人以舒適感,所以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這一點可以從潛水員身上得到證實。潛水員下潛到海底時,他們背上的氧氣瓶可以為他們提供約50分鍾的氧氣。但很多潛水員在水下耗盡了氧氣瓶中的氧氣後浮上來時,卻表示說覺得隻過去了20分鍾。
的確,深藍海底縮短了他們對時間的知覺,那樣自由徜徉的幸福時光總是過得很快。
基於藍色的這種特性,我們可以將其運用到會議室的色彩布置上去。
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喜歡冗長的會議吧,特別是在容易產生疲倦感的夏日午後,窗外的陽光、領導的“絮絮叨叨”,都會讓這個會議的“殺傷力”增強。
不過,如果在會議室中加入一些藍色調,比如藍色的窗簾,或者藍色的桌椅等,便能起到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的效果。煩躁的心情也會得到緩解。
膨脹或收縮
除了時間,色彩在空間上也有一些獨特的魅力。
大家可能注意到,很多女性在穿裙子的時候都喜歡配上黑絲襪。這並不僅僅是因為黑絲襪性感,還有一個原因是雙腿在黑絲襪的“掩飾”下會顯得更加苗條。
黑色是有名的收縮色。一些體形偏胖的人,在買衣服的時候都喜歡選擇黑色,就是因為黑色能在視覺上起到收縮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顯得苗條。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兩張白紙上畫上大小完全相同的兩個圓,並將其中一個圓塗成黑色。然後,他找了一些人來辨認這兩個圓哪個大一些。
第一眼看過後,大部分人都回答說白色的圓要大一些。哈哈,事實證明,欺騙你的不僅僅是色彩,還有你的眼睛。
據一些汽車救援俱樂部和汽車碰撞實驗小組的人報告說,在發生車禍的汽車中,深色汽車的事故率幾乎是淺色汽車事故率的3倍。
不管是在天氣晴朗的狀況下,還是在光線不足的清晨或黃昏,淺色汽車,特別是白色汽車,是安全係數最高的。
說到底,還是色彩的收縮和膨脹感在作怪。白色是膨脹色,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當你注意到對麵開來白色汽車並準備作出避讓時,其實這輛汽車的實際距離比你想的要遠一些,所以自己的反應時間是足夠的。而且,白色汽車看起來顯得“大”,避讓時會不由自主地拉大距離,這些都能給安全加分。
相反,如果是黑色汽車,當你看到它的時候,它已經離你很近了,盡管你覺得還沒有那麼危險。
色彩膨脹和收縮的特性,也可以用於房屋裝修上。膨脹色有拉近距離之感,而收縮色則相反。合理運用這兩類顏色,能夠起到視覺修正的效果。
除了這些,生活當中還有許多方麵都能夠運用到色彩那“混淆”時間及空間的魔法,隻要使用得當,就能為我們的生活加分。
最常說的“黑白分明”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黑白分明”,意思是指對是非和好壞分得非常清楚。為什麼要拿黑和白來說事呢?因為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的對比最鮮明。
何為白色
白色包含了光譜中所有顏色的光,被稱為全色光,通常白色也被認為是無色的。光譜中的紅色、藍色和綠色通過一定比例的混合能夠得到白色光,但是白色是調不出來的天然色。
人們認為白色代表純潔和神聖,能讓人心緒安寧。白色是雪的顏色,人們通常在白雪皚皚的時候讚歎自然界的神奇。白色像是來自天上的靈光,帶有某種神聖的光芒。
喜歡白色的人一般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喜歡帶著疑問去觀察周圍的人,並且能夠巧妙掩飾這種疑問。因此,他們的觀察不會引起任何不快,因為他們似乎與周遭融為一體了。
白色性格的人一般外向活潑,無論做什麼事情,似乎都帶有某種純潔的“儀式感”。別人眼裏的他們就是如此。
何為黑色
黑色的基本定義是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範圍,和白色正好相反。用三原色的顏料調和,使其能夠反射的色光降到最低,人眼看到的感覺也是黑色的。所以,黑色可能是因為缺少光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所有的色光被吸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