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有趣空間:身體間距離的和諧與危險(2)(3 / 3)

8.空間選擇透露人的本性

當一個人在陌生場合中選擇使用空間時,比如選擇電影院裏的座位,開會時的座次等,一般人通常會在兩個人之間找個位置。如果是在電影院裏,當一排的兩端都有人坐時,後到的人會坐在中間的位置。在健身房內,後到的人也會選擇兩條毛巾之間的位置來懸掛自己的毛巾,這樣選擇是為了避免距離太遠或太近而冒犯他人。

電影院裏或圖書館裏,當有許多空位可供選擇時,人們如果選擇的位置緊挨著某一個人,會給對方造成一種壓迫感。因為人們選擇空間位置的慣性心理需求是和諧與安全。

明白和了解了人們在陌生場合空間位置選擇的慣性心理需求,當你有與陌生人接觸的意願時,不妨選擇靠近對方但同時又與他保持一定距離的位置坐下。讓他感覺到你的友好,又不讓他感到受到冒犯,這是奠定進一步接觸的基礎。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約會,包括工作性質或求人辦事等功利性目的的約會。單純和一般同事、朋友在一起,吃飯聊天,大家的身份在這裏都是平等的,沒有求與被求之分,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樣的活動不存在餐桌上座次禮儀的情況。那麼,當你身處這種環境中時,你會選擇在桌子周圍的哪個位置坐下來呢?

觀察人們選擇位置的不同,可以判斷出其性格的差異,大體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第一種,坐在迎麵居中位置。這種人生性積極,富有決斷力,是領導型人才。需要叫酒水、點菜時,有些人總是推托給別人,相比較之下,這類人會很有主張地簡單征詢一下大家的意見,很快決定點什麼菜。這類人具有較強的決斷力和主動性,不過有時他們在一些場合會獨斷專行,顧及不到他人的想法,比較容易自作主張,有點兒粗心。

第二種,是選擇坐在迎麵稍偏位置的人。選擇這個位置的人始終被一種或是一個和常人不同的人的意識所控製。他們通常好勝心強,受別人領導會感到很不情願,希望自己成為某一個場合的中心人物,但自己又缺乏勇氣去領導別人。在比較難處理的事情麵前,當看到與自己水平相當的人受到上司青睞時,他們會有一種強烈的競爭念頭。如果此類人是女性,一看到與自己容貌相當的女性,有男性去親近時,就會馬上產生一種不肯認輸的妒意。這種類型的人,因為處處要表現出唯我獨尊的態度來,很容易把同伴看做輕蔑的對象,因此,常會陷入孤獨無伴的境地。

第三種,坐在兩邊的位置。他既不想成為團隊的中心人物,也不會把自己貶值到最低的位置。任何時候,他們都能給自己準確定位,做到為人爽直,善解人意,不卑不亢,令周圍的人都很喜歡自己。如果此類人是女性,也許她自己並不會察覺到,暗地裏悄悄喜歡她的男性是相當多的;如果此類人是男性,則很容易受到領導的賞識與重用。

第四種,是選擇坐在一角或背向位置的人。這類人平時總是不喜歡引人注目,而喜歡在幕後發揮各種能力,不論做任何事情總會盡其本分,有一種獨善其身的風度,這類人無論男女,即使在談戀愛,麵對心上人時,也不會采取主動和積極的態度,把真心吐露出來。這種人的低姿態,區別於那種任何事情麵前都窩窩囊囊的人。盡管有時他不表態,不等於他沒有自己的主意,有時甚至比誰都看得更明白,別看他們的舉動一般都比較被動,但有時也會做出大膽的舉動來,使得周圍的人大感意外。

空間語言之所以能給人以無聲的心理暗示,有許多東西起源於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禮儀習慣。譬如,自古以來,在人前常放低身體的高度是一種建立從屬關係的態度表示,所以封建社會稱皇帝為“皇上”。譬如,皇帝周圍的人,在與主子對話時,開口之前先稱自己是奴才、卑職等。在拜見皇帝時,女性多半會行屈膝禮,男性則是鞠躬脫帽下馬,使得自己顯得較為低下。在集會上,演說者常站在箱子之類具有高度的物體上,以顯示自己有壓倒一切的士氣。

在現代交往中,握手的一刹那,有的伴隨點頭、身子前傾等肢體動作,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動作幅度大的一方為相對弱勢的一方,即使是平等關係,也可以判斷出他此時是有求於人。在現代職場中,對於總是向上司卑躬屈膝的人,常被周圍的人稱呼為“舔鞋子的人”。

空間語言已經形成,可以說已經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不承認並不等於它不存在。要想使自己的處事本領如虎添翼,不可不研究空間語言,重視空間選擇的暗示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