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一方麵是肯定對方,另一方麵卻是敷衍對方的一種手段,他們對於對方的意見不屑一顧,甚至連反駁都懶得反駁。這種人是算計他人、處世圓滑、不得不提防的危險人物。
一個人為了擁有圓滿而順利的社會生活,其言語裏必定少不了敬辭。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很難碰到妥當的敬辭。與其說這是由於普通人對於敬辭的掌握不夠,不如說是有人故意使用尷尬的敬辭。那些善於恭維、善用敬辭的人,通常都比較圓滑世故。
在說話中善於使用敬辭的人,對他人有很好的洞察力,往往能夠體會到他人的心情,然後投其所好。這類人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強,性格彈性比較大,與絕大多數人都能夠保持良好的關係,在為人處世方麵多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在處理各種事情時都顯得相當老練。他們相當精明,很少有吃虧上當的時候。雖然表麵上看來他們很容易向他人妥協,實際上他們有自己的主張,而且往往有一張非常廣大、實用的關係網。
10.總是說“其實”的人有點兒任性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口頭禪,比如“還好”、“隨便”、“一般”等等,不同的口頭禪反應了人們不同的個性與對事物的喜好,如果你注意觀察,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身邊有一些人總是在說話的時候帶一個詞語“其實”。“其實,我的意思是……”,“其實,我並不是讓你不要去……”,“其實,我早就說過,但是你不聽……”這些耳熟能詳的對話揭示了一類特殊的人,這類人以講“其實”作為對他人開誠布公表明心跡的敲門磚。但事實上,說話總是愛講“其實”二字的人通常都有點兒小任性,做事愛以自我為中心。
露露年輕漂亮,性格開朗活潑,所到之處總見歡聲笑語,很多人都以為她肯定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奇怪的是,那些和露露接觸過的人雖然對露露的性格讚賞有加,卻對露露的為人處世多有不讚同,一些人甚至對露露有負麵印象,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露露凡事都愛和人講“其實”之道,但其實的結果不是雙方歡喜,而是一方生厭。會計部的小劉特別喜歡露露的發型,她覺得非常好看,想自己也剪一個同樣的發型。為了這事,她去征詢露露的意見:“露露,你對發型那麼有經驗,能不能給我點建議?我想去剪一個和你一樣的發型,你覺得怎麼樣?”
露露上下打量了一下小劉,眉頭皺了皺,眼神向右閃動了一下,說道:“這個發型吧,挺挑人的,你剪也可以。像我的臉型就比較適合這發型,剪什麼都好看。但是你的臉那麼大,恐怕不太好吧。”聽了露露的話,小劉的臉色有點難看,雖然說得有道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不中聽。露露大概也察覺到小劉的不高興,她趕緊說:“其實不是說你剪不好看,我這個人不太喜歡和人重複。”聽了這話,小劉心裏更加不是滋味,本來隻是一個友好的詢問,怎麼露露說著說著就完全變了滋味呢?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其實”這個詞表達的意義通常是對別人提出的觀點持有反對意見的成分。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喜歡說“其實”的人大多有一種自我欣賞的傾向,這類人通常較為固執,判斷事情往往比較主觀,並且喜歡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進行規劃。
一般來說,性格隨和的人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因而對別人的看法通常持讚成的態度;相反,那些喜歡說“其實”的人,性格大多任性而倔強,往往不易改變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