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不斷地調節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矛盾,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改變現實自我以實現理想自我;二是改變理想自我以適應現實自我。一般我們更喜歡使用前者,因為這是不降低“期望值”的願望達成;後者則必須降低“期望值”以達到統一,這一方麵會使我們並不滿足,另外還要有一種“自我否定”的勇氣,這種“自我否定”並不是消極的,而是建立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對自我的一個現實認知。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隻有勇於否定自己,才能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看待自己,知道自己應有的位置,並以這個位置為現實自我的出發點,從而實現理想的自我。
一、閱讀
走向成功的途徑
1培養競爭意識和創新觀念在未來社會中,一個人光有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術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業精神,才能更好地實現就業和創業。
2培養適應變化的能力
職業內容的不斷更新和新型職業的不斷產生,不僅要求人們具備更高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人們不斷地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樹立時間觀念、效率觀念和合作觀念,摒棄過去那種一次選擇定終身的傳統職業選擇觀念,適時調整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以適應不斷發展的職業要求。
3培養廣泛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心理動力之一。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知識越豐富,在事業上的選擇性就會越大,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大。廣泛興趣的培養,主要是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廣泛接觸各種事物,在活動中逐漸體驗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激發出興趣和愛好。
4重視能力補償
職業適應最關鍵的心理因素是人的能力結構。如果能力結構與職業要求相符,人的職業適應性就越強,反之則弱。但是,人還可以通過能力的補償效應來增進人的職業適應性,盡量使活動不受影響。
5培養良好的職業品格
職業道德作為人們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準則,它直接影響人們的工作態度、工作熱情和行為方式。
良好的職業品質同時也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的前提。比如,一個對人熱情友好、樂於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個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能得到領導的賞識;一個謙虛好學、踏實肯幹的人能得到師傅的讚揚。
6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身體的強健主要是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一方麵可以增強身體機能,保持體態健美,可以滿足大腦的血液供應,保持旺盛的精力;另一方麵還可以錘煉人的意誌,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頑強奮鬥的精神。
心理健康主要依靠自我的調節,依靠個人的自身修養和完善。
隻有通過不斷調節、完善,使個性心理得到健康、和諧發展,才能提高職業的適應能力。
二、策劃未來
同學們會唱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嗎?這是一首20世紀90年代的老歌,不知道激勵了多少年輕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生命的方向。那麼,我們可以一起來唱: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著追求,追求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因為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從來沒有忘記我對自己的承諾,對愛的執著。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鍾;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
拿破侖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成功是產生於那些有了成功意識的人身上,失敗根源在於那些不自覺地讓自己產生失敗意識的人身上。”我們首先要有理想,要相信自己的理想總有一天能變成現實。
這樣理想不斷為我們提供了向它努力的動力,為了理想而活著,為了理想而奮鬥,會使你的生命變得很有意義。下麵,我們做一次理想旅行。
在唱過了這首歌後,接下來,請同學們安靜下來,閉上眼睛,放下所有的戒備,放飛你的思想,為“夢想中的我”做一番描述吧,等你的眼前出現一個比較清楚的場景,在紙上把它描繪下來,把你所能想到的有關理想自我的所有內容分條目寫在“夢想中的我”的方框中。
然後想一下,你覺得夢想在你現實自我的基礎上有可能實現嗎?那麼,再閉上眼睛,想一想在現在的基礎上你可能達到的最令自己滿意的將來,然後逐條寫在“理想的我”的方框中。
在想一想“現在的我”是什麼樣子的,寫下來。你現在準備為“現實的我”做出什麼努力,請把你這學期的目標寫在“進步後的我”的方框中。並想一想,這個目標可行嗎?你的計劃必須是可行的才會有效。
填好表格後,同學們把自己設計的未來人生藍圖集中起來,由老師把它們裝在大信封裏,用封條封上,等到10年後同學們聚會時再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