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自重、自愛——愛自己才能贏得尊重與敬佩(2)(1 / 3)

然而,本以為很疼愛妻子和女兒的丈夫,會對她們母女三人做出挽留,但丈夫沒有,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從小就生活在青島的藏健和不懂一句英語和粵語,站在香港的街頭,藏健和第一次感到了如此的無助。她們身無分文,別說找個住的地兒,就是吃的東西她們都沒有,兩個孩子餓得隻好使勁地嘬手指頭。藏健和看著兩個孩子,心裏陣陣地疼。但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她沒有了退路,她不能再回青島了,她唯一的選擇就是憑借自己的能力立足於香港!

藏健和帶著兩個孩子相依為命,生活的艱難自不用說。有人曾勸她再嫁一次,也有的人勸她到夜總會去賺錢,甚至社會福利署還想為她們提供救濟,但都被她拒絕了。個性倔強的她堅決地告訴自己:不能讓婆家把自己看成是可憐蟲,不依靠他們我照樣能照顧孩子和自己。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句話提醒了藏健和:“你包的水餃很好吃,你何不做賣水餃的生意呢?”

就這樣,臧健和推著她自製的小木頭車子,在灣仔碼頭沿街叫賣起了水餃。

憑著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和勤勉的性格,藏健和將“灣仔碼頭”做成了享譽國內外的大品牌,而且也讓兩個女兒都得到了高等學府的教育。

臧健和的財產超出了婆家整個家族的產業,但她沒有記恨,她鼓勵女兒和丈夫聯係,但自己卻從來沒想過去破壞一個完整的家。

這就是堅強的藏健和,一個不願被束縛、追求自由的藏健和。她讓我們知道了:路是自己走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鞋子合不合適隻有自己知道。

俄國女數學家蘇菲·科瓦列夫·斯卡婭曾說過一句話:“說自己知道的話,幹自己應幹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打破束縛自身的框框,勇敢地向著自己想做的事邁進,你終究會成為魅力十足的人。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人之魅力所在。因為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正是你的興趣之所在。你的興趣往往取決於你的天賦,做你最感興趣的事,做起來就能充滿信心和激情,就能讓你感覺得心應手,讓你每天都沉浸在快樂當中。每天都快樂的女人不正是最具魅力的女人嗎?

如果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一種成功和幸福,那麼希拉裏絕對算得上是成功而幸福的,因為她一直在為她喜歡做的事而努力著。2009年3月,成功的訪華過程讓我們看到了扮演著多種角色的希拉裏。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母親。

希拉裏在完成對華訪問後,就急切地想回國了,因為她的女兒將要過29歲生日了。和所有的母親一樣,她希望她的出現能為女兒帶去開心和祝福。當談起自己的女兒時,希拉裏說女兒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她一直都支持女兒的選擇,因為她希望女兒的生活幸福,對於她自己的選擇隻要女兒開心就好。希拉裏還說女兒給她帶來了幸福,她是一位幸運的母親。

而且,作為母親,希拉裏也不忘稱讚女兒幾句,她說女兒很優秀,性格很好,也很有愛心,她“綜合了我和她父親的優點”。說這些話時,希拉裏的臉上不禁流露出了甜蜜的幸福感。

其次,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職業生涯中擁有令人羨慕的成就的希拉裏。

作為一個職業女性,希拉裏說追求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業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訪問中國的過程中,希拉裏曾對一些有誌向,更想像她那樣追求成功、有領導力卻又害怕失敗的中國女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說“要傾聽自己的心聲,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戰勝恐懼、承擔風險;不隨波逐流,而去追求夢想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的”。當有人問到她“什麼是最好的人生方向”時,她說:“要充分認識和相信自己,去做那些能夠充實他們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涯的事。”

當然,現在我們還可以看到叱吒風雲的國務卿希拉裏。在這一職位上,她處理事情的自信更令人佩服至極。

在對有誌向的中國女性提出寶貴建議時,希拉裏說“要傾聽自己的心聲,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確,生命旅途沒有返程票,有些事情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在有限的生命曆程裏,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到生命將盡時才不至於後悔。

智者說:“人生好似一個布袋,等紮上口時才發現,裏麵裝的都是遺憾,還有許多沒來得及做的事。”

為了在紮上口袋時少一分後悔,聰明的女人總會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在做自己喜愛的工作時,她們總是充滿激情且富有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