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麻雀瞬間變成了一隻人人羨慕的鳳凰。香奈兒在不斷展現自我的情況下,終於真正躋身於上層社會的名流中了。
香奈兒的設計理念無一不是來自於卡伯的愛:先是帽子,再是上衣,緊接著是褲子、晚禮服,再到後來的珠寶……每一次的設計都帶著卡伯和香奈兒的愛。
香奈兒的故事讓我們著迷,她的一生都是在展現自我、發展自我中度過的,她每一次都將對自我的發現付諸實踐中,正如她所說的那樣:“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兒,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卡伯讓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經營事業,照自己的欲求選擇愛人,這是卡伯給予我的最好的禮物。”
“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發展自我、展現自我,就需要通過實踐來完成。接受磨礪、尋求創新、實現創造的女人,更能很好地實現人生價值、追求到人生幸福,展示出自身的魅力。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無論鞋大了,還是小了,穿起來都會不舒服,隻有適合自己腳的尺碼的鞋,才是最舒服的。人生也是如此,隻有真正適合你的才是“最舒服的”。魅力女人就要堅定而堅決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路。
臧健和這個名字,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那你一定聽說過“灣仔碼頭”這個品牌,藏健和就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她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基於她成功背後的辛酸曆程也許沒有幾個人知道。
原是地道的山東人的藏健和,曾經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作為保健護士的她嫁給了一個歸國的華僑,兩人恩愛有加。而且更可喜的是,他們還有了兩個非常可愛、伶俐的女兒。
一家人平靜地生活著,然而,這種平靜卻因她遠在泰國的婆婆的來訪被打破了。當時,國內的生活異常艱苦,而丈夫的家庭卻是泰國有名的絲綢商賈。婆婆不忍心看著兒子吃苦受罪(其實,更重要的是她並不滿意藏健和這個兒媳婦,雖然她一直沒有在他們的麵前表露出來,但她的心裏已經將這個兒媳婦給否定了。),她毅然將兒子帶回了泰國。
丈夫一走就是三年,在這三年當中,藏健和一直守候著他回來的佳音,但卻令她失望了,她獨自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女兒。終於,三年後,丈夫有了音訊:他想她們,想立刻見到她們母女三人,然後帶她們去泰國。但見麵的地點則被丈夫一改再改,先是說他直接回家來青島接她們,但沒能來;緊接著又說到上海接她們。但當藏健和扛著大包小包,拉拽著兩個孩子到上海後,丈夫又要求她們去廣州。雖然疲憊,但一心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夠和丈夫團圓的藏健和沒有喘氣,又千裏迢迢地到了廣州。然而,到了廣州依然不見丈夫的影子,她們再次接到了訊息,要她們到深圳去。
這個為了家庭而不惜勞苦奔波的藏健和,當到了深圳羅湖橋邊時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兩個還不到10的孩子,一個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氣來幫媽媽抬箱子,而另一個則緊緊地拽著媽媽的衣襟,眼睛望向遠方。她們等待著,希望在這裏能夠看到她們熟悉的身影。然而,她們再一次失望了。她們的疲憊、她們的堅持沒能換來幸福的瞬間。最後,她們還是過了羅湖橋,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到了香港,她們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和父親。
再次見到丈夫的藏健和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但她的高興很快就被打消了:一家人話還沒說,丈夫就遞上了一張登記表,要求藏健和在相關一欄內填上分居,對於這一舉動,雖然丈夫說是為了能夠順利移民,但卻讓藏健和心裏產生了疙瘩,高興的情緒一下就被打消了大半。
臧健和心裏的疙瘩在接下來的丈夫的安排中得到了證實:丈夫讓她暫居香港,不能一起去泰國。原來,生性軟弱、缺乏主見的丈夫已經聽了婆婆的話,在一夫多妻製的泰國又娶了一房媳婦。此時婆婆對藏健和的不滿全都暴露出來:為了眼不見心不煩,讓她忍氣吞聲、安分守己地、老老實實地待在香港,吃穿由婆家負責,但不要打擾他們在泰國的家庭。
臧健和默默地忍受著婚姻給她帶來的重創,她知道,如果她接受他們的條件,那無疑要受他們的擺布,她們母女三人從此就沒有了自由、沒有了尊嚴。而且,在這個重男輕女的環境中,她的兩個女兒初中畢業後就要等著嫁人。一向好強的藏健和不允許自己以及女兒的未來受人的擺布,於是她在異地他鄉做了一個他人無法做的決定:離開丈夫、離開丈夫顯赫的家族,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