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第四講 人格障礙的防治(1 / 2)

積極心態 人格障礙治療

人格障礙一旦形成很難矯治。因為患者很難認識到自己的人格有缺陷、有問題。

不管他是否認為自己有問題,但他們都很痛苦,都希望從痛苦中走出來,隻是往往不知道怎麼走出來。心理醫生有責任幫助他們擺脫痛苦,如果治療得當也可以幫助他們減輕或消除痛苦,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下麵介紹一些治療的主要方法。

藥物雖然可以減輕症狀,但是很難改變一個人的人格特點。神經症或精神病症狀更多的是通過藥物來治療,而人格障礙不能主要依靠藥物,還需要配合其他療法,如更多的是通過心理治療。

(一)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是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共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要改變不良情緒和行為就必須首先對原來的認知過程,以及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認知觀念加以改變。簡而言之,就是人們怎麼想就怎麼做,消極的想法產生消極的情緒和行為;要改變消極的情緒和行為,就應該首先改變消極的想法。認知療法有行動矯正法和糾正錯誤信念法。

行為矯正法有一個假設,告訴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那樣的人;相信自己應該做什麼,你就會那樣去做。許多人格障礙患者在考慮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往往出問題,他們麵對事件時運用不良的思維方式,產生了一些錯誤想法。比如:“人的不幸絕對是由外界造成的,人無法控製自己的悲傷、憂愁和不安”“每個人都必須喜歡自己”等。與患者一起討論這些信念,以便讓患者糾正其錯誤信念、態度和思維模式,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1.人際關係療法

這種方法注重當前的社交關係。幫助患者認識當前社交關係中的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教給他們社交的方法,從認識社交障礙入手來認識人格障礙,從改善社交關係開始消除人格障礙。

2.團體治療

利用婚姻家庭關係的改善或社會團體的支持來幫助患者克服人格障礙。心理醫生對家庭成員的情況進行了解後,對每一個家庭成員提出建議,指導他們如何讓對方做那些自己所希望的行為,學會傾聽,改善家庭關係,以利於患者改善人格狀況。自助團體是一個互相幫助的組織,對人格障礙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3.借助互聯網輔助治療

網上的“談話治療”為患者敞開心扉提供了方便。主要是通過網上進行心理谘詢,並進行治療。

(二)精神分析法

心理分析治療目的是重建個體心靈內部的和諧,增加本我的表現機會,降低超我的過分要求,增強自我的力量,心理治療師的任務是了解患者是怎樣去壓抑自己內心衝突的,以便有效地幫助患者把被壓抑的想法帶到意識層麵來,盡量說出來,讓他們領悟自己的症狀與被壓抑的衝突之間的關係。

精神分析法的具體技術有:

1.自由聯想

為了弄清楚潛意識中被壓抑的各種欲望和衝突,讓患者舒服地坐著或躺在沙發上,全身放鬆,頭腦處於自由狀態。盡量把頭腦中出現的想法、願望、軀體感覺和想象都講出來,患者要遵守的規則就是不要進行意識和理智的思維,而應該把腦子裏的任何想法統統說出來,不管多麼零亂或尷尬都應該說出來。

2.夢境分析

心理治療師通過對夢的解析,揭示出人潛意識裏的真實動機,借此來發現患者重要的生活經曆或願望,以便對症下藥。為了滿足某種現實中的願望,人往往通過做夢的方式來間接滿足。如因為口渴夢見喝飲料,這是正向滿足,現實遭遇失敗而夢見成功,這是反向滿足,心理治療師能夠從這些看似不相幹的事情中發現患者內心深處的動機。

(三)行為療法

異常行為與正常行為一樣,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人的行為習慣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同樣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或消除。下麵介紹幾種常用的行為療法:

1.係統脫敏法

係統脫敏法是誘導患者慢慢地暴露出導致恐怖的情境,然後通過心理放鬆來對抗這種恐怖情境,從而達到消除或減輕恐怖情緒的目的。具體做法是治療師首先教會患者放鬆自己的肌肉,然後對他們害怕的情境進行視覺想象,想象由輕到重,也就是由患者害怕最輕的情境逐步過渡到患者最害怕的情境。以放鬆的狀態去適應最害怕的情況,最後達到不害怕,去除恐懼,使患者恢複正常,這種方法就是係統脫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