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第一講 精神分裂症概述(3 / 3)

3.思維邏輯障礙

包括邏輯倒錯性思維、語詞新作、象征性思維。

(1)邏輯倒錯性思維:以思維聯想過程中邏輯性的明顯障礙為主要特征。患者的推理過程十分荒謬,既無前提,又缺乏邏輯根據,但患者卻堅持己見,不可說服。例如,某工匠師傅精神失常後,見到動物就要跪拜。他說:“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動物是我們的祖先,見了祖先要下跪,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對祖先的尊敬。”

(2)語詞新作:患者自己創造一些文字、符號,並賦予其特殊的含義。有時把幾個無關聯的詞或詞的部分湊成一個新詞,表達新的概念和含意。如某患者用“手”“心”合為一字表示桌子。

(3)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指有些患者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事物混淆不清,用一些很普通的詞或動作代表某些特殊的、別人無法理解的意義。如有一男子從不讓家人用帶有2這個數字的東西,因為他認為2就是“王八”的意思,是要讓他戴“綠帽子”。

(三)情感障礙

1.情感淡漠

它是指患者對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動的事情以及與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關係的事情,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初期表現為細膩情感的缺乏,隨著病情加重,患者的情感體驗日益貧乏。安靜時表現冷淡、表情呆板、缺乏變化,對周圍事物無興趣。告知重大事件時無動於衷,對親人沒有感情,親人的傷痛對患者來說無關痛癢。例如,一患者見父親從樓梯上摔下來,依然坐在門口不動,別人來幫忙時他還一直站在旁邊冷漠地觀看。

2.情感倒錯

患者的情感反應與現實刺激的性質不相稱,或情感反應同思維內容不協調。如笑嘻嘻地敘述悲慘的遭遇;聽到令人高興的事情時,反而表現傷感。又如,某一患者在接到父親突然死亡的電報時卻哈哈大笑。

(四)意誌行為障礙

1.意誌減退

它是指患者的意誌活動減少,在堅持工作、完成學業、料理家務等方麵有很大的困難。往往對自己的前途毫不關心、沒有任何打算,或雖有計劃卻從不實行。患者活動減少的程度可以發展到連續呆坐幾個小時而沒有任何自發活動、忽視自己的儀表、不知料理個人衛生等。

2.意向倒錯

主要指患者的意向要求與一般常理相違背或為常人所不允許,以致患者的某些活動或行為使人無法理解。例如,患者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吃些正常人所不能吃、不敢吃或厭惡的東西,如肥皂、髒土、大便、草木、蟲糞等。有時這種行為可以在某些幻覺和妄想的支配下產生,患者往往對此作出一些荒謬的解釋。

3.重複與刻板動作

它是指機械刻板地反複重複某一單調的動作,常與刻板言語同時出現,如在院子內不停地前走幾步、倒退幾步,在地上不停地畫圓圈或用手拍打雙膝等。而且患者對這些重複刻板的動作不以為苦,也不想控製它們。

4.作態

作態又稱裝相,指患者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表情、動作、姿態、語言,如做鬼臉、吸嘴、特殊的體位、不規則的動作。例如一個男患者看到人就吐舌頭、擠眼睛,別人罵他時也總是笑眯眯的、衝人家做怪相。

5.違拗

患者對別人提出的要求不僅沒有相應的行為反應,還做出相反的動作,稱為主動違拗。如要患者說話,他卻始終閉口不言。要患者坐著不動,他卻立即站起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患者對別人的要求不作出任何反應,我們稱之為被動違拗。

6.木僵

指患者不說話、不吃不喝、不動,言語活動和動作行為處於完全的抑製狀態,大小便瀦留。患者在木僵狀態時因大量唾液積存於口腔內,側頭時會順著口角外流。

總之,患者在感知、思維、情感與行為這幾方麵的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這些特征從患者的日常事例中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