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可能會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難以自如地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可能在整個生活中都覺得焦慮、緊張。通過治療,可以重新恢複正常。
(一)廣泛性焦慮症的特征
1.持續性
廣泛性焦慮是持續存在的,而非發作性的,個體的病態煩惱心情至少持續6個月之久,這種持續性的焦慮會從身體和心理上慢慢地折磨著患者。
一種普遍的觀點是認為由於個體對多種生活環境的擔憂或對各種現實危險性的錯誤認識,直接導致了廣泛性焦慮症。心理學家研究了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的症狀,發現他們的焦慮水平與他們對傷害的不現實期望和幻想有關。所期望或幻想的傷害越嚴重,他們的焦慮水平就越高。患者的期望和幻想包括各種軀體的和心理的被傷害的危險,例如遇上事故、生病、受到人身傷害、被別人侮辱或拒絕等。研究者們還發現,患者的期望和幻想往往與他們的過去經驗有關。例如,一位婦女的母親死於乳腺癌,於是她就特別擔心自己也會得乳腺癌。
2.遊離性
也稱彌散性,就是說焦慮的內容不是固定的,而是遊離的、不穩定、不集中的。個體的這種焦慮體驗不是來自某種具體事件的威脅,患者本人也無法說出焦慮的是什麼,而是想到什麼就害怕、擔心什麼,是典型的“漂浮式”或“自由式”的。因此,被稱為“遊離性焦慮”。
3.非特定性
廣泛性焦慮會使個體產生許多非特定性的反應,如發抖、極度不安、緊張、出汗、頭暈目眩、恐懼情緒、煩躁等。一位患者介紹自己的症狀:“我每天總是提心吊膽,難以放鬆,每時每刻都感到全身酸痛,肌肉緊張,心裏想的幾乎都是令我擔憂的事,但這些事非常零散,說不清具體指哪些。幾個月來,這種狀況一直纏繞著我,使我煩惱,注意力無法集中,以至於難以入睡,無法正常工作,身體健康狀況也不佳。這種狀況已持續了半年多,我沮喪極了,不知這種糟糕的狀態何時才能結束……”
(二)廣泛性焦慮症的表現
1.焦慮和煩惱
患者經常或持續存在無明確對象或無固定內容的焦慮和煩惱。這種焦慮和煩惱表現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事件的經常擔心。如果患者不能明確意識到他擔心的對象或內容,而隻是一種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的強烈內心體驗,則稱為自由浮動性焦慮。但經常擔心的也可能是某一兩件非現實的威脅,或生活中可能發生於他自身或親友的不幸事件,這類焦慮和煩惱稱為擔心的期待,是廣泛性焦慮的核心症狀,患者常有恐慌的預感,終日心煩意亂,坐臥不寧,憂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將降臨在自己或親人的頭上。這類焦慮和煩惱有別於所謂“預期焦慮”,如驚恐障礙是患者對驚恐再次發作的擔心,這種擔心是有明確對象的。而廣泛性焦慮則無明確對象和內容的。
2.運動性不安
表現為有舌、唇和手的抖動、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緊張不安,靜坐時可見眼瞼、麵肌或手指震顫,或患者自感戰栗。有的患者雙眉緊鎖,麵肌和肢體肌肉緊張、疼痛,或感到肌肉抽動,經常感到疲乏。
3.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表現為心悸,心跳加快,氣促和窒息感,頭昏暈,頭痛,胸痛,多汗,麵部發紅或蒼白,口幹,吞咽梗塞感,胃部不適,惡心腹瀉,尿頻,感覺異常,震顫,乏力,多汗,皮膚潮紅等症狀。有的可出現陽痿,早泄,月經紊亂和性欲缺乏等性功能障礙。
4.過分警惕
表現為惶恐,易受驚嚇,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跳反應;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感到腦子一片空白,難以入睡,以及易激惹等。
某農村婦女,半年前被婆婆批評了一次後,就常常莫名其妙地焦慮、心煩,經常為一些不必要的小事而焦心,比如擔心女兒上學時會不會掉到水溝裏,擔心家人會不會患什麼疾病等等。因此,經常失眠、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頭暈乏力,工作效率明顯下降。這就是患了廣泛性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