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難產與刨宮產(2 / 3)

凡骨盆徑線過短或形態異常,致使骨盆腔小於胎頭,阻礙胎兒下降,影響產程進展的,稱為骨盆狹窄。常見以下4種類型。

(1)均小骨盆。骨盆的形態正常,但各個徑線都小於正常數值2厘米以上。這種類型多見於身體矮小、體態勻稱的婦女。若婦女身高不到145厘米,很可能是均小骨盆。

(2)佝僂病性扁平骨盆。童年時患過佝僂病,有骨骼軟化、骨盆變形。

漏鬥型骨盆。兩側骨盆向內傾斜,形似漏鬥,同男性骨盆類似,多見於身體瘦長者。

(3)傾斜骨盆。因先天性或外傷引起下肢或髖關節疾病所致。孕婦往往有步態異常。以上各類型骨盆均可致難產。

軟產道異常怎麼處理

軟產道包括子宮下段、宮頸、陰道及外陰。軟產道異常引起的難產比較少見,故容易被忽視。常見的軟產道異常有以下幾種。

(1)會陰堅韌。多見於初產婦,尤其是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更為多見。由於組織堅韌,缺乏彈性,使陰道口狹小,第二產程胎頭下降受阻,且可於胎頭娩出時造成會陰嚴重裂傷。分娩時應作預防性會陰切開術。

(2)外陰水腫。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重度貧血、心髒病及慢性腎炎的孕婦,往往在有全身水腫的同時還有外陰水腫,分娩時妨礙胎頭下降。應在臨產前處理好水腫。外陰瘢痕。外傷或炎症後遺症瘢痕攣縮,使陰道口狹小。

(3)陰道橫膈或縱膈。為先天性陰道畸形,如阻礙分盛,可於胎頭下降時剪開橫膈和縱膈。

(4)陰道尖銳濕疣。妊娠期尖銳濕疣生長迅速、體積大、範圍廣泛,可阻礙分娩。為預防新生兒患喉乳頭狀瘤,應行剖宮產。

(5)宮頸堅韌。常見於高齡初產婦,宮頸缺乏彈性或痙攣收縮。可局部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劑,使之鬆弛。

(6)宮頸肌瘤。生長在子宮下段及宮項部位的較大肌瘤,占據盆腔或阻塞於骨盆入口時,影響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應行剖宮產。

巨大兒會引起難產嗎

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4000克稱巨大兒。10年來巨大兒成倍增加,超過4500克的也不少見,這與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營養改善有關。父母身材高大、孕婦患輕型或隱性糖尿病、部分過期妊娠、某些經產婦分娩次數增多,都可出生巨大兒。

由於胎兒巨大,即使產婦骨盆正常、胎位正常,也可發生頭盆不稱。臨產後因胎頭大而硬,不易變形,經陰道分娩有一定困難。即使胎頭娩出,比較寬大的雙肩不一定能娩出,產科稱肩難產,容易造成新生兒產傷,如鎖骨骨折、臂叢神經損傷,甚至窒息死亡。

巨大兒分娩時對母親也有較大的傷害,如外陰、陰道容易裂傷,產後出血機會也多些。因此,產前對胎兒的體重應盡量作出正確的估計,若發現為巨大兒,則須充分估計骨盆的大小,相對頭盆不稱者,應行剖宮產。臨產後如產程不順利,估計胎兒體重大於4000克者,也以剖宮產為宜。

胎兒畸形會造成難產嗎

畸形胎兒的種類頗多,凡使胎兒體積增大的畸形兒均可造成難產。首先,較為常見的胎兒畸形為腦積水,即胎兒腦室內外大量積液,使顱腔體積增大,俗稱大頭娃娃。胎頭太大難以入盆,可造成梗阻性難產。若不及時處理可導致子宮破裂。明顯腦積水的胎兒產前檢查不難發現。現代產科已將B超列為常規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腦積水胎兒。

其次,為聯體畸胎,係單卵雙胎在妊娠早期發育過程中分裂不完全所致,極為少見。聯體畸胎有頭部相聯、腹部相聯、臀部相聯等。腹部檢查不易與雙胎區分,B超可協助診斷。這種畸形兒無法從陰道分娩,必須剖宮產。

第三,為胎兒腫瘤或腹水。這種情況可使胎兒局部體積增大,如甲狀腺腫瘤或大肚皮造成難產。有些可於產前診斷,也有些在分娩過程中胎兒下降受阻時,經陰道檢查才發現。

什麼是頭位性難產

產前檢查時孕婦都很關心胎位好不好,聽說胎頭在下、胎臀朝上就很放心。但到了臨產卻生不出,醫生說胎頭位置不正發生難產,產婦及家屬常大惑不解。孕期檢查時不是說胎位正常,為何會有胎位不正呢?

孕期中胎頭朝下認為胎位正常是相對臀位而言的,並非胎頭朝下就一定可以順利分娩,因分娩還受其他相關因素的製約。骨盆並不是很規則的圓筒狀結構,入口是橫徑大、直徑小:中骨盆平麵最小,是直徑大、橫徑小,出口平麵分為前後兩個三角形,不在一個平麵上。而胎頭是直徑大橫徑小,直徑的大小又與胎頭俯屈程度有關,當胎頭下巴貼近胸部時,也即俯屈良好時,胎頭徑線最小,最易娩出。如果呈仰頭姿勢變成麵部先露,則胎頭徑線最大,易致難產。分娩時胎頭必須在骨盆中作內旋轉等一係列動作,後腦勺轉向骨盆前麵的枕前位,使之胎頭徑線和骨盆各平麵相適應,才能順利分娩。產科醫生把分晚過程中的一係列動作稱為分娩機轉,這好比從房間中搬出一張又寬又長的桌子,通過房門時,必須倒過來彎過去,迂回曲折才能搬得出。分娩過程中如果胎頭在骨盆中不能向前旋轉,造成枕橫位或枕後位(胎兒後腦勺轉向骨盆側方或後方)或胎頭俯屈不良變成額先露或麵先露,就會造成難產,產科醫生稱之為頭位性難產。這種難產幾乎占難產總數的90%以上。所以說,頭位不一定都是正常胎位,隻有枕前位才是正常胎位。分娩的全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胎兒的頭部隨著骨盆各平麵的不同形態,被動地進行一連串適應性動作,以其最小的徑線通過產道。產科醫生發現,正常分娩時絕大多數胎頭枕部在母親骨盆的左前方或右前方入盆;也有很少數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胎頭枕部在骨盆的後方或側方入盆。在強有力的宮縮推動下,絕大多數胎頭可以向前轉位,轉成枕部朝前的枕前位而自然分娩,但是仍有5%~10%胎頭旋轉受阻,枕部不能轉向前方,直到分娩後期仍位於母體骨盆的後方或側方,致使分娩發生困難,這種情況稱為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

持續性枕橫位或枕後位,多數是骨盆異常、胎頭俯屈不良引起的。常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需要手術助產,還容易發生軟產道損傷,引起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有時需剖宮產。

刨官產前應做好哪些淮備

為了使剖宮產手術順利進行和防止手術後並發症,產婦在手術前應有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產婦在手術前一天需沐浴,淸潔皮膚,特別是對自劍突下至大腿上1/3及會陰部的皮膚區域和腰背部麻醉區的皮膚,應認真清洗。手術前晚上進半流質,手術當日不能吃東西,手術前4小時不能飲水。手術前產婦還應了解剖宮產術的基本操作步驟,解除思想顧慮和不安情緒。術中充分配合醫師操作,特別是在局部麻醉下手術,取出嬰兒和胎盤、清理宮腔時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告訴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以便做出針對性處理。手術中切忌大喊大叫,以免由於腹壓的增加,使腸管翻出切口之外,影響手術操作或因吞咽大量氣體,引起術後的腸脹氣,甚至發生腸梗阻等嚴重並發症。

陰道分娩對孕婦與胎兒有什麼好處

卿,胎兒究竟是生出來好還是剖出來好,應做客觀評價。人類為了繁衍後代,通過長期的進化,女性的生殖機製逐漸形成經陰道分娩胎兒的條件,大多數產婦都可以順利分娩。因此,經陰道分娩是正常的分娩途徑,這對孕婦與胎兒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