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裏,朱大娘略帶喜色地對楊不悔說:“紀姑娘托人帶了消息,說她過不了幾日便會來看小不兒。”
“真的嗎?娘要來看我了,嬸子可不許騙我。”楊不悔撲進朱大娘的懷裏撒著嬌。小孩子扮久了,也就習以為常了,有些時候不用刻意去揣摩也能自然地流露出天真來。
楊不悔對自己這個傳說中的娘親還是很好奇的。紀曉芙比起金庸小說的其他女性角色來說,比不上王語嫣的絕世容顏,缺少黃蓉的精靈古怪,更不用說小龍女的玉潔冰清冷若冰霜,她沒有苗若蘭的柔言細語,也不像霍青桐那般獨立堅韌,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堪堪出眾卻算不上秀麗無雙的女子,卻在不經意間俘獲了楊逍這個閱盡千帆的風流男人,讓他死心塌地,終生不改。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楊不悔的金庸最佳男主角排行榜上,三個姓楊的男人高居前列。而這三個人無一不是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無論周遭有多少絕色女子,隻要做出了抉擇便從一而終,至死不渝。楊逍文韜武略,天文地理五行八卦術數易理,無一不通無一不曉,見識廣博,閱曆豐富,能夠讓他傾心相待的女子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紀曉芙到底有什麼是其他女人都比不上的呢?楊不悔好奇了。
時間並沒有因為楊不悔的好奇而加快他的腳步,朱大娘關於紀曉芙的所有記憶都被楊不悔裏裏外外詳詳細細掏了個幹淨。
比如,“紀姑娘看上去對她的師父很是畏懼,不然也不會把小不兒留在這小王村裏。”
比如,“紀姑娘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然怎麼會好好一個姑娘家就……唉!”
比如,“說來紀姑娘倒是非常堅強,遇到我們之前帶著小不兒一個人,定是吃了許多苦。”
比如,“雖然紀姑娘從來沒有提起過不兒的父親,但是有一次,我卻聽見她說‘這都是命,也不全是他的錯’,想來對那個男人還是有感情的。”
比如,“紀姑娘救下當家的時候,那劍舞的嘩嘩作響,好看是好看,就是……看上去複雜得很。”
最後在楊不悔心中的定位,紀曉芙就是一個有著嚴厲師父遇人不淑卻不後悔劍法華麗卻不太實用的善良女子。總結了一下從朱大娘處道聽途說來的紀曉芙特點,楊不悔不禁有些失笑,紀曉芙這些特質怎麼看怎麼像小說裏正派女配應有的特質。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寫完,擱筆,楊不悔拈起草紙吹了吹,放到一邊。郭開的喊聲已經傳了進來,楊不悔看看了朱大娘,見朱大娘點點頭,才小跑出去和郭開會合。
看書,練字,玩耍。
除了做些家務瑣事,楊不悔的生活就是這些了。
楊不悔同村裏的其他小孩很少接觸,一是她自覺一個二十來歲的阿姨和一群小屁孩裹在一起玩泥巴有損大人的尊嚴,二是那些小鬼不知道聽了家裏大人什麼閑言碎語對楊不悔和郭開很是排斥。郭開無意中曾提起,那些小孩子嘲笑他們“一個有娘生沒爹教,一個娘不要爹不親”,於是兩個人同其他小孩子混戰了一場,結成了統一戰線,革命友誼。之前郭開推楊不悔下河,也是因為兩人打打鬧鬧過了火,吵起嘴來,楊不悔脫口而出的話讓小郭開有種遭人背叛的感覺,所以才會一時衝動推人下河。
楊不悔旁敲側擊得來這些信息,不覺有些好笑,特別是看著開開惴惴不安的樣子,她也老實不客氣地要開開幫她掏鳥蛋捕魚改善生活。郭開對村裏其他人從來沒有好臉色,若是有人嘴裏不幹淨說了他幾句,第二天一準報複回來,不是堵了人家煙囪,就是摸了人家雞蛋,那些人沒證沒據又念在不好跟個孩子計較,除了咒罵幾句倒也沒動過手。
郭開對別人不好,對楊不悔這個同伴卻很是遷就,特別是他自覺內疚,更是低聲下氣逆來順受。嘴裏雖然“野丫頭野丫頭”的叫嚷著,但對楊不悔提的要求是說一不二。他那個神秘師父連自己的父親都沒提起過半句,唯獨對楊不悔是毫不隱瞞,知道楊不悔愛看書,變著法兒去找師父要。
“開開,你認識朱大叔朱大娘有多久了?”楊不悔問。
“這可就記不清楚了,三四年了吧。”郭開說。
三四年,這麼說來他們就不是這小王村裏的人了。楊不悔把心裏的疑惑放下,拉了一把打水漂的郭開,關心起他是否要跟師父上山的事情來,卻得到那神秘師父不知道搞什麼鬼失蹤了的答案。
外麵傳回來的消息越來越壞,鄰近幾個縣都遭了殃。小王村的人都是土生土長,要讓他們為了逃避徭役而背井離鄉,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不過,但凡家裏有黃花大閨女的都把女兒遠遠地送到了外地親戚家,或是送進山裏藏了起來。
在小王村待了數月之久,紀曉芙終於姍姍來遲,見到楊不悔便一把攬進懷中,說話間就淚如雨下,嘴裏喃喃著:“不兒,娘好想你,我苦命的孩兒。”
楊不悔撫著母親的發鬢,甜甜地叫著:“媽媽別哭,不兒親親你,就不哭了。”雖然心中鄙視自己一副小兒女的做作模樣,但在紀曉芙眼中自己就是個無知孩童,有時候順應別人的認知是一種很好的自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