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的補償心理
人的成長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完美是人們潛意識中永遠追求的目標。但現實總有不盡人意。
這種不完滿困擾著你,成長的過程中生活的風格或許會有所補償,但這種缺陷卻時不時地在你腦中閃現,導致你對具有某種與之相適應的特質的人青睞有加。當我們偶遇某人,他閃現這種特性時,就會被深深吸引。仰慕欽羨之情油然而生,直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似乎與他(她)在一起時,這種缺乏也隨之消失,我們自己成了一個“完人”。驕傲和幸福洋溢在臉上。
因此,可以說愛情是一種補償,對方的優點彌補了自我的缺憾愛情使戀人變得完美成真。
我們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老夫少妻、貧困與富裕的結合,可曾想到,年長者在少年身上找到失落已久的青春風采,貧困者在富裕處找到尋求已久的安定生活。愛情中的補償更多體現一種深層的心理渴求。
性格上的互補往往可以成為牢固愛情的基石。我們經常看到,一家之中,夫妻兩人一人外向活潑,另一半卻是沉默不語的。快言者數落對方寡言的同時,卻是用讚賞的眼光深情地注視對方。因為寡言不是缺點,在他(她)眼中,不多說話是善於思索的代名詞。正好是滔滔不絕者所希望擁有的“深沉”,不語者往往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壯舉,常是一言兩語深深打動伶牙俐齒者的心。
也常常會見到粗獷的丈夫擁有溫柔的妻子,誰說不是丈夫被溫柔打動,妻子被勇武保護呢?
為了有一個長久的愛情,心理學家奉上箴言:“戀人們要興趣愛好相似,性格上互補”。愛好相似可以容易地找到共同語言,在共同行動的過程中也易達成一致目標,而性格互補則可以取長補短。一個人製定行動綱領,另一個人可以補足細枝末節。好戀人也必會是好搭檔。男主外,女主內,古已有之。
風風火火外向粗獷的人,需要一位沉靜耐心的人來打磨。
稍帶抑鬱傾向的善感者應該有一位對生活充滿希望的熱情者來帶動。
脾氣暴躁也適合溫吞水來中和,否則兩個火藥桶在一起不就炸了嗎?
千萬不要認為二人性格上的差異,會成為人們愛情之路上的絆腳石,其實,在你心中的這些差異就是閃光,在相處的過程中,這些差異就是你們完美戀情的根本。性格上互補的兩人是穩定發展的前提,戀愛中的兩人是四目相對的凝望交流,之後便是兩人攜手共赴目的,這時需要兩人一起往前走,興趣相投你們容易達成共識,性格互補的兩人能相輔相成達到成功。
愛情的利他原則
在愛情中會伴隨著一種十分高尚的利他心理。戀人們總是處處替對方著想,甚至時時作出自我犧牲。
為什麼愛情中會有這麼多的利他行為呢?利他是東方文化中推崇備至的一種信念,東方文化強調團隊和諧,崇尚團結合作,戀人是最小的團隊組合,出於對團隊未來的良好預期,人們會不自覺地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麵,利他可以造成良好的合作基礎。
同時處於戀愛中的人們會體驗到高興、愉快、欣喜、激情興奮等一係列積極的情緒,良好的情緒狀態會激發利他的行為動機,我們在心情好時,十分樂意為對方做些什麼。
正如心理學研究所指出的:任何一種利他行為,追根究底都會有自我報償的結果。通過利他我們可以緩解過程中焦慮、等待、緊張、猶豫帶來的不良情緒,有力地推動雙方感情向預期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也在渴望愛的回流,期待良好的回應來強化自己的利他行為。
“我願意為我所愛的人奉獻一切”,這是一句高尚的誓言,有許多人曾掛在嘴邊,但又有多少人曾在靜夜下思索,細細咀嚼著其中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