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愛情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密秘(1)(2 / 3)

寬容心理

寬容中包含著理解、同情與厚淳,是最大程度地接納對方。德國哲學家布魯諾·鮑赫說:“彼此在愛中的互相參與,是將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給予對方,並取得對方的一切。”也就是說,你愛一個人的長處,也要包容一個人的短處。理想主義者不能包容別人的缺憾,總也找不到意中人,他們的理想情人是完美無缺的,事實上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這種理想的人。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性格弱點,隻不過有人長處多些,有人弱點多些。但是,愛可以使人包容一切。另外,人的一生中最容易被所愛的人傷害,愛得越真傷害也就越大。如果對方悔過了,不妨原諒他(她)的過失,給愛情一個轉機。

關心心理

弗洛姆說:“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哪裏缺少這種積極關心,哪裏就沒有愛。”可見關心在愛情中的份量。愛的給予之一就是首先關心所愛對象的感受和需求,並隨時準備滿足這些需求。在現實生活中,關心是一點一滴的,它大到關心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小到給愛人買一副手套、洗一次衣服。戀人間的關心間無微不至的,細膩的關心可以使人心生暖意,直接增加愛情的甜蜜。但是,關心不是自己想當然地強加給對方的,比如有的戀人不管對方是否需要,自己想給予對方的硬要人家接受,這是主觀的關心。真正的關心是悉心觀察對方所需的,做到雪中送炭。

專注心理

熱戀中的情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全身心地投入。如果你在戀人之外還暗暗地愛著其他什麼人,說明你還沒有真正地愛上眼前這個人。一個人一生可能不止愛一個人,但那是在人生的不同時刻發生的事情。從心理學上看,隻有專注才獲得充分的知覺和感受,正如學習需要專心一樣,愛情也需要專心一意,否則就會破壞愛的感受。保加利亞理學家瓦西列夫在《情愛論》中說:“愛情對象的選擇是對熟悉的眾多異性中某一個人的具體偏愛,是對這個人的價值理想化。沒有一個人會同時深深地、忘我地、熱烈地愛兩或三個人。那必然會導致心理動蕩,使人麵臨困難的抉擇,分散感情的洪流。愛情首先要求一個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對象上,要求感覺的和諧完整。”

欣賞心理

人在戀愛過程也有審美心理,這就是對情人的欣賞。俗話說:“情人裏出西施。”在法國作家繆塞小說《弗雷熱裏克和貝爾訥勒塔》中,貝爾訥勒塔對自己的心上人說:“自從我愛上你以後,我覺得其它的男子全都是怪模怪樣的、愚蠢的。”我國西北情歌中唱道:“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那粉紅的臉龐,好像紅太陽,她那活潑人的眼睛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試想,還有什麼可以與太陽、月亮比美的呢?人的情緒可以影響知覺。當恨一個人時,你不會覺得他(她)美,因為你厭惡他(她)。你的這種反感影響了你對他(她)的看法。而當愛一個人時,你覺得他(她)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那麼有魅力,都是那麼無以倫比。這種欣賞使你感到愉快、奇妙甚至狂喜,而這個人也許對別人來說平淡無奇。愛情的鑒賞不光是對所愛對象的鑒賞,而且還包括對周圍的人和事、對大自然的鑒賞,當人進入戀愛狀態時,不僅覺得愛人美妙絕倫,而且覺得周圍人和物都變得那麼。

獨立心理

獨立與疏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是指在與人相處時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行動,不輕易受他人左右。獨立的人是自信的,也是富有個性的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一旦他們遇到理想的愛情對象,會毫不遲疑地去愛,獨立的人是堅強的人,他們能夠給予對方愛,而不會一味要求對方向自己表示愛情,過於纏纏綿綿。更不會毫無原則地順從對方。獨立的心態是一種成熟的品質,是一種在心理上已經斷乳的標誌,它可以承受愛情的挫折,抵禦情感的打擊。一個心理獨立的人可以經得起失戀,他們會很快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重新調整自己。

愛情心理密秘

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戀愛中的一種普遍心理,也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