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不費腦子”做事
這也是你的一個基本功!
想要學會動腦子,先要學會不費腦子
什麼是“不費腦子”做事呢?
“不費腦子”做事的原理:
“不費腦子”不是“不動腦子”,而是動過腦子以後就不費腦子了,這就好比編寫程序,編寫程序的時候是一件很費腦子的事情,但是一旦程序編成了,運行程序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當你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時候,你要思考這件事如何做?目的是什麼?有哪些步驟?最後做出的結果與目的是否相符?之後,一步步地推進直至做完。
第一次做某件事一定是費腦子的。但是一旦你把某件事做對了,那麼就要把做這件事的方法、過程,作為一種模式、流程固定下來。下次再遇到這類事情的時候,就按照這種流程去做,這樣就不會消耗腦能了,這就是“不費腦子”做事的原理。
用“不費腦子”做事的原理處理我們的生活、工作。
我看到過很多女孩子在公事包中找東西的情景:要麼一隻手在裏麵摸個老半天,要麼幹脆全倒在桌子上。用“不費腦子”做事的原理應該如何處理呢?
還記得前一章講的文檔存放嗎?公事包就是一個隨身的辦公室。手機、記事簿、筆、錢包、名片、女孩私人用品,這些東西在你第一次放入一個新公事包的時候,就要規劃好每樣東西都放在公事包中的哪個部位。並且在公事包中固定它的位置,這樣每次要用時就在固定的地方隨手可以拿到,用完隨手放到原處。這樣做,你在第一次放這些東西是比較費腦子的,甚至是買包的時候,就要思考挑選哪些是適合放置你這些物品的包,但是一旦規劃好了以後,就形成了一種模式,以後就可以不用眼睛隨手就能拿到想要的東西,這樣就不用費腦子找東西了。
放大一點,其他事情也一樣可以這樣處理。
隻要是把一件事情做正確了,就把做這種事情的過程固定下來,以後遇到這類事都按照固定的流程去做,直到發現這個流程需要改進的時候。改進了之後再固定下來,這樣你做事就會不費腦子或者少費腦子了。
要學會不費腦子做事。必須學會兩件事——第一件事:事後總結
不管是別人教你的,還是你自己動腦筋做的,隻要是你第一次做對了某件事,或者對某件事有了更新、更好的做法,做完以後你都要進行總結:
這件事做的效果如何?
其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不足的地方是什麼?還有哪裏是可以改進的?
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你應該按照什麼樣的程序、步驟來做?
把這些總結思考都記錄下來,下次遇到同樣事情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它“不費腦子做事”了。
事後總結的重要性:
根據我們的觀察,在職場中,不論是高級人員還是初級人員,做完事後出去喝酒、放鬆、慶祝的大有人在,能夠做到事後總結的人很少,做到事後馬上總結的人就非常、非常少了。
有事後總結,特別是有事後馬上總結習慣的人,在任何行業都是很成功的人。
事後總結是一項很重要的職場素養。所以,從你入職的第一天起,就要牢記“總結事”。總結的事越多,你能不費腦子做的事就越多,你就可以把你的腦能用到更需要使用的地方。
“事後總結”的意義
“事後總結”是做到“不費腦子做事”的重要保障,什麼事隻有及時總結了,再次遇到時就可以很輕鬆地“不費腦子”去麵對了。
“事後總結”的意義在於,每做一件事情,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不論是新做的還是第N次做的,實際上都會有新的感受。總結了它們,這些感受就成了你自己的、獨有的知識。你要是不總結它們,它們就變成漸漸遠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