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學會休息
A型人往往都有“工作第一”的信念,他們每天早出晚歸,還常常加班,恨不得一天當作兩天用。他們為自己沒有“浪費”時間而驕傲;他們認為,不停地工作就是人生的全部內容,隻有工作才能獲得滿足;因此,如果哪一天沒有工作可做,他們就會手足無措,坐立不安,並為自己這一天沒有“實現自我價值”而悔恨失落。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已屬於病態心理行為了,可惜A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要想從A型性格中走出,A型人就應該學會適當地放慢工作速度,學會娛樂,做到勞逸結合,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把每天工作的時間控製在十個小時以內,其餘的時間拿來進行體育鍛煉和進行有益的娛樂活動,這對緩衝緊張的心理是十分有效的。卡耐基說過“真正的頂尖生活高手既是工作的高手,又是休閑的高手”,如果一個人不會休息、不會娛樂就不會工作。
因此,A型人在製定各項工作計劃時,可別忘了也要製定一份休閑計劃——每天一小活動,每周或每兩周一大活動。不要以為休閑是浪費時間,其實,合理地休閑是為了更好地工作。製定一份既令人愉快又切實可靠的休閑計劃,那麼在這個時間還沒有到來之前,自己的心情也會是愉快的,是有“盼頭”的。這樣,可以大大減輕工作中的壓力,也會從工作之外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3)要學會適當地留有餘地
A型人無論是學習工作還生活各方麵,都是急匆匆的。這急匆匆的工作生活方式無形中也會使自己產生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因此,A型人應該在每天工作生活的時間安排上計算提前量,養成提前行動的好習慣。如,你要準8點到辦公室,6點半起床剛好夠用,那麼,你不妨6點十分即起床,這樣留有二十分鍾,可使你做事從容,也能在上班途中遇堵車等意外時,能夠做到不急不躁,減少心理壓力。其它,如訪友、看病、看球賽、看電影也是這樣。
(4)不必過分認真
A型人好鬥,凡事好與人較勁,這對心理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在許多A型人中,他們除了工作特別勤奮認真外,就連平時的娛樂體育運動也十分認真,十分看重輸贏,他們常為打球、打牌、下棋中的“不公平”、“不合理”而大發脾氣,甚至還與人吵架、打架,晚上下棋打牌贏了,興奮不已,徹夜難眠;輸了,則悶悶不樂,為下棋打牌中的“臭招”後悔不已,晚上的睡眠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A型人由於過分認真,所以他們參與的一切社會活動(包括娛樂活動)都充滿了“競爭心理”和“火藥味”。這樣他們很難得到真正的休息,因此,他們常常周期性地甚至是持續地產生身心疲憊感。因此,要走出A型性格,就要學會放鬆自己,不必事事都過分認真。
2.心理減壓法
心理學中的放鬆訓練也稱鬆弛療法,是通過一定程式的訓練學會心理上及軀體上放鬆的一種行為訓練方法,其理論是緊張所導致的心理改變及對應激所引起的心理阻抗可以通過放鬆加以阻斷,消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焦慮。
放鬆訓練既是一種行為治療的方法,也是多種心理治療時所采用的基礎訓練和心理訓練的實用有效方法,廣泛用於心理谘詢門診。
鬆弛療法的適用範圍和作用:
(1)防治神經症。通過消除焦慮、恐懼、緊張情緒防治各種神經症,尤其適用恐怖症、強迫症和焦慮症。
(2)防治多種心身障礙和心身疾病。消除心身疾病的情緒障礙和身心交叉的惡性循環,使疾病早日恢複健康。尤其適用分娩和產科心身障礙。
(3)糾治各種心理社會適應不良引致的綜合症,例如考試綜合症、學校適應不良綜合症和學校恐懼症等。
(4)廣泛用於心理訓練,糾治各種心理缺陷,增強心理防衛功能和心理潛力。尤其適用於調整A型行為。此外,可將鬆弛療法用於心理穩定訓練、社交訓練、糾治各種社交障礙或性格、情感缺陷等。
(5)培養心理自控能力。有效地鬆弛訓練必須要求被訓練者排除雜念,注意力高度集中,即達到“入靜”或“入神”境界。反複訓練後使自己心理穩定、自製自控,培養在一定時間內自控心理行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青少年、青年人從事學習、工作和一切有社會意義活動的最起碼的心理能力。
(6)治療失眠等睡眠障礙。臨床實踐表明,鬆弛療法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許多失眠者在臨睡前進行鬆弛訓練的過程中安靜入睡,並且睡眠質量良好,次日頭腦清醒,思維效能提高。
3.常用的鬆弛療法技術
(1)呼吸鬆弛訓練法
采用穩定的、緩慢的深吸氣和深呼氣方法,達到鬆弛目的。一般要求連續呼吸20次以上,每分鍾呼吸頻率在10~15次左右(視人而異,要事先通過定期自我訓練,在實踐中自我體會,確定最佳呼吸頻率,並要求訓練成熟後再實際應用)。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氣後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兩手放鬆,處於全身肌肉鬆弛狀態。如此重複呼吸。訓練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雜念,思想專一,全身肌肉放鬆。平時每天練習1~2次,每次10~15分鍾。有計劃的訓練,自我體會身心鬆弛的效果。每一訓練周期為15~20次。可休息幾天,重複訓練,以達到要求為止。可采用坐位或臥位訓練,成功後則隨時可在實際中應用。切忌在未訓練成功時匆忙使用,以致失敗後懷疑本法的有效性。
(2)想象鬆弛訓練法
遇到不良情境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情緒時,運用自己充分和逼真的想象力,主動地想象最能使自己感到輕鬆愉快的生活情境,用以轉換或對抗不良心理狀態。例如想象自己躺在和煦的陽光下,在海邊聆聽大海的波濤聲,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情趣,想象自己在環境幽雅、景色迷人的公園裏休憩,在風光迷人、空氣清新的優美環境中感受鳥語花香帶來的樂趣,心境無比舒暢。想象的內容最好是自己過去親自經曆過的生活情景、並且能喚起終身難忘的輕鬆愉快心理。對於一位足不出戶、想象力不豐富、生活經曆貧乏者,補救的辦法是想象自己觀看過的最精彩、最激動人心的影視節目中的片斷情景。
(3)簡單易學的自我放鬆訓練法
步驟1.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選擇一個自己感覺最舒適的姿勢。
步驟2.閉目養神。
步驟3.盡量放鬆全身肌肉,從腳開始逐漸進行到麵部,完全放鬆。
步驟4.用鼻呼吸,並能意識到自己的呼吸。當呼氣時默誦1……吸氣時默誦2……
步驟5.持續20分鍾,可以睜開眼睛核對時間,但不能用計時器。結束時首先閉眼而後睜開眼睛,安靜地坐幾分鍾。
步驟6.不要擔心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深度的鬆弛,耐心地維持被動心態。讓鬆弛按自己的步調出現。當分心的思想出現時不要理睬它,並繼續默誦1……2……隨後鬆弛反應將不費力地來到。
進行這種訓練,每天1~2次。不要在飯後1小時內進行,因消化過程可能會幹擾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