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醫學上有一種解釋是大腦皮層瞬時放電現象,或者叫做錯視現象,也可稱為視覺記憶,經常會發生在你身處於非常熟悉的環境時。我們的大腦有一個記憶緩存區,當你看見一件東西或者遇見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先把記憶存儲在緩存區。之所以會發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經經曆過的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們在記憶存儲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它存在曆史記憶中去了,在看著眼前的事情的時候你又從曆史記憶中把它找了出來,你就覺得好像以前已經發生過了。在大腦疲勞的時候會比較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
你是一個合群的人嗎?我們來做個小測驗吧。
你對於什麼樣的髒亂環境最不能忍受?
A垃圾亂丟,隨處可見的煙蒂、檳榔渣。
B機車、汽車亂停,造成行走不便。
C商家將雜物堆放在騎樓,非常不雅觀。
D各式招牌林立,令人眼花繚亂。
解析:
選擇A你不是很喜歡團體行動,總是覺得團體活動會使自己的行動有點拘束,無法讓自己率性而為。所以你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每當遇到要打團體戰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你跑在眾人之前,或者因為不合群而與大家的步調不和,在溝通上會出現一點問題。不過,若是能夠讓你獨立負責一個方案,一定可以將事情做得很漂亮,發揮你的超強實力。
選擇B你是個還算合群的人,覺得隻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會很開心。可是你的情緒起伏也很大,有時候在很熱鬧的環境中,會突然想要一個人靜下來,離開群體的圈圈。所以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你,認為你的舉止與心態讓人十分不解。不過除了偶爾會發生這類小插曲外,平常你還是聚會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選擇C你會盡量找到與人交往的平衡點,不親不疏,恰到好處。既不會太遙遠,又會保持你認定的安全距離,這樣就可以在很舒適的範圍內,與其他人相處得很好。因為你知道彼此太過接近,反而會增加更多的摩擦,還不如維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讓大家能夠當一輩子的好朋友。
選擇D你的個性溫順,與人相處也相當隨和。和人群在一起,會讓你很有安全感。所以你平日喜歡找朋友結伴出遊,在決定一件事情前也會詢問其他人的意見,絕不會一意孤行。你認為眾誌成城,隻要集結大家的力量,就能將所有事情做好。有你這樣堅定的信念作為後盾,你所參與的工作團隊也會變得強大,而且有攻無不克的實力。
啟動你的人際關係
正向的人際關係激發潛能
在潛力的發掘過程中,人際關係所能激發的潛力是不容小覷的。而人際相互作用的兩種主要表現形式是競爭和合作,競爭指的是在人際相互作用中,每一個參加者在積極爭取個人目標的同時也在或多或少地削弱或減少對方的利益。與競爭相對應,合作指的是每一個參加者在積極爭取個人目標的同時也協助對方獲得一些利益。競爭與合作的共同之處就在於兩者都是人際相互作用中個人實現目標的手段。在某一具體活動中,參加者選擇哪一種手段依賴於環境和個人自身的不同因素。一般認為,可能獲得的利益是比較重要的參考因素。如果某種活動對參加者雙方來說,一方獲得的利益量正是另一方的損失量,這種活動大多是競爭性的,例如賭博等;而如果雙方在活動中有可能按某種比例分配利益,而不是或得或失,則有可能選擇合作。社會心理學對後一類情況研究較多,哪些因素影響人選擇競爭或合作更是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
早期的著名實驗是由RD盧斯和H萊法於1957年完成的,被稱做“囚犯的困境”。讓被試者設想這樣一種情景:兩名罪犯被分別帶到法官麵前受審,他們承認或者不承認自己有罪會給他們帶來幾種不同的結果:若二人均不認罪,則都受較輕的懲罰;若二人都認罪,則都受中等程度的懲罰;若二人中一人認罪而另一人不認罪,則認罪者受很輕的懲罰,而否認者受重罰。由於二人不能互相交談,每個人隻能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回答。對二人來說,選擇不認罪意味著合作,而選擇認罪就意味著競爭。如果讓被試者設想自己扮演囚犯之一,通過安排不同的條件考察被試作為“囚犯”的行為選擇,便可較好地再現人的競爭與合作行為。一係列的實驗結果表明,個人的選擇總是從為自己獲得最大好處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