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起來容易,學得也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倍功半。
0~3歲是孩子大腦高速發展的時期,是孩子多方麵能力(感知覺、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那麼,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怎樣的呢?研究發現:
出生後6個月,是孩子學習咀嚼和吃幹食物的關鍵期;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3歲前發育完成,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一關鍵期十分重要。
比利時心理學家觀察發現,一個2歲半的孩子通常具有二三百的詞彙量,但到6歲時他已經能夠使用數千個單詞了,而且這些詞彙都是在沒人教導的情況下孩子自然吸收的。
美國心理學教授鮑勃·麥克默裏認為,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大多是父母注意不到的,正是在這些不被察覺的學習過程中日積月累,產生了令父母驚異的必然結果。
6歲的兒童語言表述已經非常準確了,他們了解並且能夠使用母語的一些規則。可以說,到了這個年齡段,我們的孩子已經獨立完成了學習語言的整個過程。如果他們沒有這種自覺、自然地學習語言的能力,那麼人類曆史上就不會取得如此眾多的輝煌成就,可以說正是語言的不斷發展,才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在孩子1~3歲期間,他們自己能夠學習多個詞彙,且學習的中等難度詞彙比簡單詞彙多。這就意味著父母無須為各種聲稱能提高孩子詞彙量的“新發明”而花費時間和金錢。抓住這一時期,多跟孩子說話、多讀書給孩子聽,才是提升孩子語言能力的關鍵。
同時,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青春期,是人長高的兩個高峰期。人從出生至成年體格的長成,其生長速度不是勻速的,出生至2歲時共長28厘米,其中在4個月以前、5~12個月、1~2歲這3個年齡段各完成1/3.2歲前營養對生長的影響遠超過遺傳因素,年齡越小越是如此。2歲後至青春期前每年勻速長5~7厘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換言之,一個身高170厘米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歲形成的。所以說,3歲前如受到營養、疾病或藥物等有害因素的影響,其對身高的損害將大大超過3歲後。
心理學小貼士
父母隻有深諳育兒之道,抓住3歲這一關鍵期,才能贏得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