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和父母接觸多的孩子智商高(2 / 2)

專家是這樣回答問題的:“手裏的事情真的這麼重要嗎?重要過孩子的成長嗎?家務一時不做沒關係的,若真的做不完就請個鍾點工來幫你處理吧,沒有比陪孩子成長更重要的事了,孩子在三歲之後會慢慢地不那麼黏你,把所有的大計劃留到時再完成吧。”

人都是需要感情的,與物質相比,孩子更需要親熱的情感和父母的溫暖,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多陪陪孩子,孩子除了滿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外,還需要從和父母的接觸中獲得安全感。

4歲時孩子對成人的撫摸、擁抱等身體接觸的需要比以前減少,但是精神上的需要增加了。孩子希望父母給他講更多的故事;希望父母跟他一起遊戲;希望父母解答他的問題;當他完成了一件事情時,希望父母給予表揚和鼓勵,等等。尤其是城市裏,大多數4歲孩子已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裏,幾個老師照顧幾十個孩子,老師花費在每個孩子身上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因此,當父母的不要以為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就可以放手不管,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工作之餘,務必要多陪陪孩子。父母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玩各種遊戲,如擺積木、拍皮球、散步等。如果需要拒絕孩子時,應當跟孩子講清道理,講明為什麼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可以緩解孩子的不滿情緒,並幫助孩子逐漸學會自我控製。

父母與孩子一起活動時,不能代替孩子,應當是平等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積木掉在地上就趕忙替孩子撿起來,如果總是這樣,孩子就不會習慣用自己的手去撿玩具。孩子應當幹的事就要讓孩子幹,父母可以提供建議,可以幫助孩子解答一些問題。

對男孩子的引導,父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親不管多忙,哪怕是國家的主席、總理,也應該至少一周有一個半天來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這半天完全由孩子來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裏,孩子讓爸爸幹什麼就幹什麼,由此來補償孩子對父親的需求,這個方法的效果很不錯。可能會有一些父親,的的確確每周也抽出時間了,但卻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在這個時候他應該把自己交給孩子。

超負荷的工作使得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安排專門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活動,可以很好地解決父母難得在一起的問題,還可以較容易而又行之有效地密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

總之,孩子是家長們的希望,是家長們生命的延續,是家長們的最愛,無論做父母的有多忙,都應該擠出時間好好地陪孩子,與孩子享受天倫之樂。

心理學小貼士

與物質相比,做孩子的更希望父母有時間陪他做遊戲、一起看圖書,給他講故事,能得到父母的讚賞和鼓勵是他感到的最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