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對夫婦,他們晚年得子,十分高興,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摔,含在口裏怕化,兒子長大後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幹,結果,他們的兒子連最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婦倆要出遠門,怕兒子餓著,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頸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但等他們倆回家時,兒子還是餓死了。
原來,他隻知道吃頸前的餅,不知道把餅轉過來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依賴會使我們的人生充滿悲劇;會使人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和精神;喪失人格,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貪圖享受的人,也是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自立的。
自立自強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也是力量的源泉。力量是每一個誌存高遠者的目標,而模仿和依靠他人隻會導致懦弱與屈服。力量是自發的,不依賴他人。沒有什麼比他人的習慣更能破壞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將永遠堅強不起來,也不會有創造力。做人,要獨立自主,要麼埋葬雄心壯誌,一輩子平平庸庸。做人的悲哀,莫過於別人替自己選擇,結果成為別人操縱的機器,從而失去自我。
佛教禪宗大師對做人的建言是:“你自己本身就是寶藏。”
與其求人幫忙,不如靠自己發憤,隻有自己才真正靠得住。有一首《自主立人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靠神神跑,靠廟廟倒,靠自己最好。”
有學者曾專門對325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進行過分析,分析顯示這些人具有如下共同素質:樹立目標,堅定信念;不顧一切,勇敢向前;思路開闊,思想敏銳;注重實踐,堅持探索;堅韌勤奮,緊抓機遇;有強烈的興趣愛好和無休止的好奇心等。
美國心理學家洛埃曾曆時5年的時間對5000多名科學家進行了調查研究,得出這些科學家的共同特點是:創造力超強,善於獨立思考,不喜歡被束縛住思想,好奇心強,對任何事物都要追根尋底,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並且嚴於律己,有對社會作貢獻的責任感,愛挑毛病,好批評等。
上述兩個調查研究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成功者所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就是獨立自主。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他的前途永遠取決於自己,成功與失敗,也都隻能靠自己來掌握。人生中的風風雨雨隻有靠自己來體會、來感受,這樣你才能夠為自己找到庇護的場所。駕駛生命的航船,舵手永遠是你自己,前進的航向也永遠在你的掌握之中。
心理學小貼士
自立,是成就人生的根本。善於駕馭自己生命的人,才會擁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