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做事,先學會做人(1 / 1)

人的一生就是做事的一生,在做事中做人。做人是一種學問,做事是一門藝術。同樣做事,有的人事業成功,德高望重,有的人碌碌無為,被人輕視;同樣是同一崗位的工作,有的幹得有聲有色,有威信有地位,有的卻無聲無息,存在與不存在幾乎一個樣;同樣是一名教師,有的受學生歡迎,有的不受歡迎;同樣是生意人,有的賺錢,有的賠本……根本的區別在於做人的哲學和做事的方法不同,結果就完全不同。如何做人是人生一門深奧的科學,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研究和實踐的問題。如果每個人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那麼事業成功了、家庭美滿了,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

做事先做人是為人處世的一條金科玉律,我們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練內功,提高自己的品質修為,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隻把眼睛盯在事上,無視或輕視做人,最終是不能把事做好的。

當然,做事先做人並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智慧和經驗,需要的是磨礪與領悟。做人需要大智慧,做一個成功快樂的人更是如此,世界世富比爾·蓋茨曾經就說過:“一個人做事情有多大成就,取決於他如何做人。”

大家都知道成龍,可是成龍在成功之前是怎麼做人的,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成龍出生在香港一個貧困家庭,很小就被家人送到戲班。那時,演戲是下九流的行當,隻有走投無路的窮苦人家,才有此舉。

按照舊時梨園行的規矩,父親同戲班簽了生死狀,在約定期限內,他的生殺大權都在師傅手中。戲班裏的管教異常嚴厲,本該在父母膝下承歡的年紀,成龍卻在師傅的鞭子與辱罵下練功,吃盡苦頭。時間不長,他就偷偷跑回了家,父親勃然大怒,堅決叫他回去:“做人應當信守承諾,已經簽了合同,絕不能半途而廢。咱人雖窮,誌不能短!”他隻好重新回到戲班,刻苦練功,這一練就是十幾年。

終於學有所成,戲曲行業一落千丈,他空有一身本事,卻毫無用武之地。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迅速發展,但是男影星都是貌比潘安、威武雄壯,個子不高、大鼻子小眼睛的他,怎麼在電影界混呢?

經人介紹,他進了香港邵氏片場,做了一個“臭武行”,跑龍套。他扮演的第一個角色,居然是一具死屍。苦點累點不算什麼,更要命的是,跑龍套的沒有尊嚴,時常遭人百般刁難、冷嘲熱諷。在那樣的環境裏,他沒有怨天尤人,依然刻苦勤奮。由於學得一身好工夫,為人厚道,幾年下來,他逐漸擔當主角,小有名氣,每月能拿到3000元薪水。

有天,行業內的何先生約他出去,請他出演一個新劇本的男主角,“除了應得的報酬,由此產生的10萬元違約金,我們也替你支付。”何先生說完強行塞給他一張支票,匆匆離去。

成龍仔細一看,支票上竟然簽著100萬,好大一筆巨款!他從小受盡苦難,嚐遍艱辛,不就是盼望能有今天嗎?可轉念一想,如果自己毀約,手頭正拍到一半的電影就要流產,公司必將遭受重大損失。於情於理,他都不忍棄之而去。

一宿難眠,次日清晨,成龍找到何先生,送還了支票。何先生很是意外,他則淡淡地說:“我也非常愛錢,但是不能因為100萬就失信於人,大丈夫當一諾千金。”

何先生非常欣賞這位年輕人,他的事情也很快傳開了。公司得知後非常感動,主動買下了何先生的新劇本,交給他自導自演。就這樣,他憑借電影《笑拳怪招》,創造了當年票房紀錄,大獲成功。

那年,成龍才22歲,全香港都認識了他。

從影30多年以來,成龍一直都很拚命。重傷29次,卻從未趴下,拍了80多部電影,在全世界擁有2.9億鐵杆影迷,還是唯一把手印、鼻印留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中國演員。

有一次,成龍受邀去國外參加一個頒獎典禮,大批好萊塢大牌影星雲集。他有些底氣不足,謙遜規矩地站在一旁。出乎意料,那些大牌竟然主動排好隊,一一上來同他握手。他這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我也是大明星。”

在一次電視訪談中,成龍回憶起這些往事,感慨萬千,深情地說道:“坦率地講,我現在得到了很多東西。但是,如果當初我背信棄義,從戲班逃走,沒有這身過硬的武功,或者為了得到那100萬一走了之,我的人生肯定要改寫。我隻想以親身經曆告訴現在的年輕人,金錢能買到的東西總有不值錢的時候,做人就應當誠實守信、一諾千金。”

心理學小貼士

做人是一門學問,甚至是用畢生精力也未必能探究其中奧秘的大學問。我們要懂得做人的智慧,要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和幸福的感覺,相信我們為快樂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