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開心效應:快樂是無價之寶(1 / 1)

做一個快樂的人,擁有幸福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而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的不愉快,使我們憂慮重重,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其實,快樂隻是一種生活習慣,養成了快樂的習慣,我們就能遠離憂慮、遠離疾病,與快樂常相伴,生活也就會充滿陽光。

開心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精神世界的快樂與物質世界是不成絕對正比關係的。爬雪山、過草地、吃樹皮的紅軍戰士照樣笑著唱歌前進,名流明星、億萬富翁、大哲學家頻頻自殺者也是常事。

一個三歲小女孩問幼兒園的老師:“你知道我媽媽是男的還是女的嗎?”老師故作深思後回答:“女的!”小女孩回家後非常高興地告訴父母:“我們老師真的很聰明,她知道我媽媽是女的!”說話的同時,小女孩的小臉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孩子天真的笑容感染了父母,不由得也為此開心了很多天。

經常感到快樂的人,並非經常有快樂的事,而是像這小女孩一樣,有快樂的秘訣,那就是會自己給自己找樂子,如果把快樂當成一種習慣,我們就永遠不會不快樂了。

亞伯拉罕·林肯說:“隻要心裏想著快樂,絕大部分人都能如願以償!”

身在職場,是否想過自己為什麼不快樂呢?工作不快樂的根源在哪裏?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也許能給你啟發:一位哲人路過一座山,遇見了兩位匠人,他們都在用力的鑿石頭,試圖把那一塊塊堅硬無比的東西從山上取下來,然後再按照客人的要求把它們雕刻成各種造型。哲人看見他們如此賣力地幹著,便走上前去問了第一位匠人:“你喜歡做這個工作嗎?”匠人皺著眉頭回答道:“誰會喜歡每天麵對這些沒有感情的石頭啊,它們沒有感情,什麼都不懂,我是為了生活沒有辦法才做這個工作的!”哲人點了點頭,心想:情有可原。

於是走到第二個匠人麵前問道:“你一定對這個工作很厭煩吧?”匠人用手拭去了額頭上的汗,笑了笑說:“不啊,我喜歡這個工作。我覺得我能將這些普通的石頭雕刻成各種美麗的造型,是我在賦予它們生命,而且當那些經過我手雕刻的作品被別人欣賞時,那種自豪的感覺是別人體會不到的,那是我的財富!”哲人很震撼,他沒想到,做如此工作的匠人,竟然這麼有思想。

若幹年後,第二位匠人成了遠近聞名的雕刻家,而第一位匠人,仍舊滿腹牢騷地邊抱怨邊重複著那些機械的動作。

如果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尋快樂,那豈不是一舉兩得的美事嗎?為什麼不試著讓自己像第二位匠人那樣,也化腐朽為神奇呢?我們要試著去做一個快樂的上班族!

每個人都想快快樂樂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但是現實中,總有很多事情不盡如人意,讓我們心情鬱悶。但是你的生命隻有一次,如同白駒過隙,人沒有理由不快樂地生活。即使命運坎坷,隻要自己擁有樂觀的心態,放棄不必要的憂慮,仍然會有無數個快樂的理由;隻要我們懂得享受人生、快樂生活,就會從任何困境中得到解脫,成為一個活得快樂、瀟灑的人。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上隻有快樂的豬和不快樂的人。他說這話的意思是說,人因為有思想智慧所以痛苦不快樂,也主要是沿用哲學上“智慧是痛苦的”的說法。我們且不說這個,隻想豬為什麼比人快樂呢?因為豬不會像人一樣有煩惱,而有些煩惱恰好是人自己給自己的。

既然豬都需要快樂地生活,那麼人更應該活得開心,活得瀟灑。很多人為工作和學習憂慮,為沒有地位、沒有權力、沒有財富憂慮,所以就認為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這可是個重大錯誤。

並不是擁有的多了,快樂就多了。快樂是一種心境,模糊一些東西,對於現存的無法改變的東西不要過多地計較,心寬了,人也自然活得快樂了。

美國的職場心理專家安波頓通過研究認為,快樂的市值是機會 好人緣 健康,有時,這甚至是無價之寶。快樂的人也擁有更多機會,這也是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的。他認為如果每天和一個愁眉苦臉的人在一起工作,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成為辦公室的環保情緒破壞者,所以他喜歡的員工是那種看上去陽光明媚的人,而升遷時也會更多地把機會給這樣的員工。

有句格言說得好:“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保持心情快樂的途徑有兩條:第一,發現使你快樂的東西並增加它;第二,發現使你不快樂的東西減少它。如果你能做到,保證你天天都是一個快樂的人!

熱愛生命的人沒有不快樂的,人的一生極其短暫,如果有太多的不快樂,就是在浪費生命。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摒棄那些不必要的憂慮與煩惱,養成快樂的習慣吧!

心理學小貼士

快樂是一種積極的情緒心理,隻要擁有快樂的心態,所有的心理障礙都會微不足道,一切難題也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