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感恩心理:常懷一顆感恩的心(1 / 1)

心理學家安東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於是,一個人在承蒙周圍的人關愛與幫助時說一聲“謝謝”,意義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一個人能夠以一種感恩的心情麵對這個世界時,這個人的情緒將會變得越來越好,同時,他的工作也將越來越出色。我們應該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把它看做是上蒼對我們最好的安排,我們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也依舊心存喜樂。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被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被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麼這樣不好”、“今天真倒黴,被老板罵了一頓”、“真慘啊,丟了錢包”……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沒有快樂的事情,高興的事被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卻總掛在嘴邊。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其實,所抱怨的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小事情,隻是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隻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時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情。

斯蒂芬·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巨匠,他揭示了許多關於宇宙的奧妙,他所撰寫的《時間簡史》在全世界行銷5000萬冊以上,是目前銷量最大的科普讀物。然而不幸的是,在他21歲的時候,由於身患盧伽雷壓病而使他的全身失去知覺,隻有一根手指可以活動。他的許多驚世之作,就是憑這根手指敲擊鍵盤寫出來的。

有一天,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女記者躍上講壇,麵對這位在輪椅裏生活了30餘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餘又不無悲傷地問道:“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報告廳內頓時一片寂靜。霍金的臉上卻依然微笑著,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敲著鍵盤,於是,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時,人們紛紛湧向台前,掌聲雷動。大家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人們深受感動的,並不是因為他曾經的苦難,而是他麵對苦難的堅定、樂觀和勇氣,更是他那顆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

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唯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記、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是感恩的心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我清楚地意識到我沒有任何權利要求別人時,我對周圍的點滴關懷都心懷強烈的感恩之情。我竭力要回報幫助過我、支持過我的人,我竭力做得更好讓他們快樂。結果,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得到的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我很快獲得了公司加薪升職的機會,贏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但往往會事與願違,使我們不能平靜。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上蒼對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其實活著就值得慶幸。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常懷感恩的心,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心理學小貼士

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