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尋找與別人的共同點,路人變熟人(2 / 2)

“真是棋逢對手!”那位老板一看,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和原一平一較高低。

兩個人誌趣相投,好像故友一樣,無話不談。

“先生,對不起,我今天還有工作,必須走了!”原一平突然說。

“你做什麼工作啊?”老板顯然還沒有盡興。

“我是一名保險推銷員,這個月的業務量還沒有完成,恐怕這段時間見不到您了!”原一平表現得很失落。

“這樣吧!咱們這麼有緣,我買你一份保險!不過咱們得繼續較量一下,看誰厲害!”老板哈哈大笑道。

“好!那我奉陪到底!”

就這樣,原一平非常容易地簽了一個大客戶。

看似巧合的相遇,看似巧合的著裝,看似巧合的興趣愛好,其實都是原一平提前設計好的。他專門跑到老板經常光顧的洗衣店打聽老板衣服的品牌,專門向他的員工打聽老板愛去的健身館,了解到那個老板喜歡打保齡球,於是專門苦練了兩個月的保齡球。等到“時機”成熟了才開始“行動”。

因為原一平知道,人人都喜歡與自己個性相仿的人打交道,見到和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人就會產生共鳴,產生莫名的親切感,自然就拉近了和對方的距離,做推銷也就輕而易舉了。

尋找共同點的方法還很多,譬如麵臨的共同的生活環境,共同的工作任務,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習慣等,隻要仔細發現,陌生人無話可講的局麵是不難打破的,這些方法都是簡單有效的。

一般來說,小孩子喜歡別人誇獎他的玩具和他的“小作品”;戀愛中的男女比較在意別人對自己戀人的評價,也樂於和別人談論他們喜歡的人;對於剛剛做了媽媽的女人,你誇讚她的孩子健康、可愛,她肯定會特別喜歡你;如果某個人的兒子學業有成,或者事業如日中天,隻要你稍微提及,這位父親肯定會將他兒子當做傳奇人物來講述……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的社交圈,實際上都是以自己為圓點,以年齡、愛好、經曆、知識層次等共同點為半徑構成的無數同心圓。共同點越多,圓與圓之間重疊的麵積越大,共同的語言也越多,也越容易引起對方的共鳴。因此,在與他人交流時,一定要留意共同點,並不斷把共同點擴大化,對方談起來才會興致勃勃,談話才會深入持久。

心理學小貼士

學會尋找與陌生人共同的興趣點的方法,會使你成為交際場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