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狀動脈嚴重持久地痙攣,發生冠狀動脈急性阻塞,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相應心肌發生持續、嚴重的缺血而導致的部分心肌缺血壞死。其臨床表現為持續性胸骨後疼痛,對組織壞死的一些全身反應,以及反映心肌急性缺血損傷和壞死的一係列特征性心電圖演變和血清酶水平的動態變化。也有表現為無痛性,因而被疏忽。部分病人從心衰、暈厥、呼吸困難、胃腸道症狀起病,易合並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猝死。我國著名的影視演員古月、著名小品藝術家高秀敏、相聲大師馬季和侯耀華等都是因突發心肌梗死而突然離開人世的。這些讓人倍感痛心的殘酷事實,足以引起人們對心血管疾病的高度重視。
預防心肌梗死應全方位進行,首先針對其發病原因,防止冠狀動脈突然發生閉塞。從根本上講,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閉塞是關鍵。冠狀動脈閉塞絕大部分是由於粥樣硬化斑塊的血管部位有血栓形成,堵塞了血管,使血流中斷。
粥樣斑塊是由一個裏麵含有大量膽固醇的脂質內核構成,斑塊是否容易破裂與脂質內核有很大關係,膽固醇越多斑塊越不穩定,越容易破裂。因此,降脂治療使斑塊穩定是心肌梗死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之一。
不要忘記經常服用腸溶阿司匹林,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還應防止各種發病的誘因,包括嚴格控製高血壓、高血脂、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吸煙、酗酒、感染、發燒、手術、休克、心衰和心動過速等。
(三)腎小動脈硬化
高血壓病持續穩定地發展5~10年後,腎小動脈可出現輕至中度硬化,繼而腎髒因缺血而出現萎縮,最後發生纖維化硬化,進而出現腎功能不全。這個過程雖然很緩慢,但危險也是很大的,而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65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病人幾乎都有中度腎小動脈硬化。這種疾病是一種退行性血管病,除高血壓外,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衰老與其發生都有相互關係,尤其是年齡越大,關係越密切。隻要能堅持積極治療高血壓,就可以改善其預後,推遲其發生。腎小動脈硬化的臨床症狀主要是晚間排尿的次數與尿量增加,尿比重低,濃縮功能減退,並含有少量蛋白,若經X線和B超檢查,可顯示雙側腎髒輕度的對稱性縮小。對高血壓導致的腎小動脈硬化同樣應引起高血壓病人的重視,並積極做好預防,避免出現嚴重後果。腎髒是高血壓的第三個靶器官,與高血壓有關的腎小球的小動脈進行性硬化,可導致許多腎小球廢棄,整個腎髒瘢痕化,後果是嚴重的。腎硬化有一個發展過程,早期病人可以無症狀,發展較慢,病人尿常規檢查可以正常,有時有微量蛋白,尿比重呈低水平。
尿常規檢查蛋白尿的出現能早期顯示腎髒損害的存在,尿微量蛋白測定可檢查出更早期的腎髒損害。高血壓如果未能很好地控製,就是加重和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因素。因此,蛋白尿的有無應作為高血壓的常規檢查,對早期預防腎髒病變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的說來,腎髒疾病的預防應包括以下幾方麵:一是戒煙。吸煙不僅損害心血管,現代研究已證明,吸煙對腎髒也有明顯的危害。二是禁忌使用對腎髒有損害的藥物、食物和化學物質。三是消除腫瘤、結石、前列腺肥大等尿路梗阻因素。四是防止鏈球菌感染,這被認為是保護腎髒的重要措施。
在我們的周圍,經常可以遇到一些高血壓病人,其中有的發現及時,又能堅持積極的治療,並取得很好的效果,他們的血壓一直穩定在正常水平。對這部分病人,如果他自己不講,你還以為他是一個“健康人”。而另一部分病人,發現不及時,治療也未長期堅持,因此療效不理想,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從而導致靶器官發病,後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