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急功近利心理(1 / 2)

欲速則不達。

太過急躁的人,容易在不經意之間忽視掉許多重要的關節。

“我是來學射箭的”

古代有個叫做養由基的人很會射箭,而且達到了百步穿楊的地步。甚至連動物都知道他箭法的厲害,非常畏懼他。有一次,楚王見到兩個猴子在柱子上爬上爬下,便張弓搭箭要去射它們,可是猴子卻一點都不害怕,還對楚王做鬼臉,仍舊跳來跳去的。碰巧這個時候,養由基從這裏經過,他接過楚王手中的弓箭,兩隻猴子見了便抱在一起哭了起來,害怕得抖成一團。

有一個人也想有養由基這般好的射術,想要跟隨養由基學習,經過多次的請求,養由基終於同意收他為徒了。拜師過後,養由基就拿給他一根繡花針,整天要他站在距離繡花針幾尺遠的地方盯著針眼看,接連看了兩三天,這個學生覺得有些奇怪,便對養由基說:“我來是學射箭的,可您現在卻整天要我看針眼,幹些與射箭無關的事,您什麼時候才教我射箭呢?”養由基說:“你現在就是在學習射箭啊!你還是耐心看吧。”這個學生隻好繼續看下去,可是沒過幾天,他便不耐煩了。他心想,我拜師的目的是學射箭的,看針眼怎麼能練成箭術呢?這個老師是不是在敷衍我呢?

後來養由基又教他如何練臂力,讓他從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塊石頭,手臂伸直。這個練習很辛苦,那個徒弟又不高興了,他想,我隻不過是要學他的射術,他讓我端這石頭有什麼用?於是便不願再練了。養由基看他沒有耐心,就沒有再勸他。後來這個人又到別人那裏去學藝,可是因為沒有耐心,最終沒有學到射術,白白走了很多地方。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應而不顧長遠影響;追求眼前的區區小利,而不顧全局的根本利益,這都稱之為急功近利。

一個人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狹窄,胸無大誌,總是盲從世俗,腦袋長在人家的脖子上。別人說軍人時髦,你便想法穿上軍裝。別人說文憑重要,你便馬上去混文憑。別人下海撈錢去了,你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馬上削尖腦袋下海去。

農夫把兩粒種子種在了地裏,很快它們便長成了兩棵一般大小的樹苗。一開始,第一棵樹就決心要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它竭盡所能的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存起來,用它們滋潤自己的每一個細胞,計劃著怎樣不斷生長,變得更加強壯。所以,在開始的幾年,它沒有結過果實,這讓農夫很氣惱。而另一棵樹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同樣的也拚命從地下吸取養料,很快便結出了果實。這讓農夫很高興,並經常給它澆水。

過了幾年,那棵沒有結過果實的大樹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盈,終於結出了甜美的果實。而那棵過早結果的樹,卻因為還沒成熟,便開始開花結果,所以結出的果實又苦又澀,人們都不喜歡吃,而且這棵樹自己也因此而累彎了腰。農夫奇怪地歎了口氣,最後用斧頭把它砍倒當柴燒了。

有一個小朋友,他很想知道那些蝴蝶如何從蛹殼裏出來,變成蝴蝶便會飛。

一次,他走到草原上麵看見一個蛹,便把它拿到了家裏,然後等著。過了幾天以後,這個蛹出了一條裂痕,他看見裏麵的蝴蝶開始掙紮,想抓破蛹殼飛出來。這個過程達數小時之久,蝴蝶在蛹裏麵很辛苦地拚命掙紮,怎麼也沒法子走出來。這個小孩看著看著不忍心,就想不如讓我幫幫它吧,便隨手拿起剪刀在蛹上剪開,使蝴蝶破蛹而出。但蝴蝶出來以後,因為翅膀不夠力,變得很臃腫,飛不起來。蝴蝶以後再也飛不起來,隻可以在地上爬,因為它還沒有經過自己奮鬥,將蛹打開然後飛出來這個過程。

要知道,那隻蝴蝶在蛹裏麵要破開蛹飛出來的時候,在最後的幾小時中,要很辛苦地掙紮,掙紮的過程實際上是鍛煉它那一對翅膀的過程,亦是使它身體能夠縮小的過程,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如果通過它的努力,最後它將這個蛹打開裂口,飛出來的時候,它便可以一飛衝天。但是這個小孩用剪刀剪開蛹殼,蝴蝶輕而易舉地出來了,可是它的翅膀沒有經過在撕破蛹的過程中的奮鬥,是沒有力的。所以這個小孩想幫蝴蝶的忙,結果反害了蝴蝶,是欲速則不達。由此不難看出,急於求成隻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所以我們不妨放遠眼光,注重自身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達到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