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人們,男性的產後抑鬱症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不論病人本身或者是醫生,都應對男性出現的這類症狀認真對待,這樣才能更快、更好、更早地治療。
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嗎?導致兒童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包括哪些?
濤濤9歲了,最近一段時間來,他煩躁易怒,經常跟同學起衝突,常常哭泣,覺得自己很笨,沒出息。爸爸媽媽還發現他夜裏常說夢話,早晨也醒得很早。經醫生診斷,濤濤得了抑鬱症。濤濤的父母不禁疑惑:“兒童也會有抑鬱症嗎?”
回答是肯定的,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兒童抑鬱症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兒童抑鬱症的患病率較成人低,但不少見。國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兒童抑鬱症的患病率在2%左右,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大多在4%~8%之間。最近召開的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透露出這樣一組數據:我國目前約有20%的少年兒童有抑鬱症狀,其中4%是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性抑鬱症。
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有升高趨勢。少年時代有社交焦慮障礙和抑鬱症狀的人,在青年階段發展為抑鬱症的危險性增加。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對患者生理和心理發育均不利。多數青少年抑鬱症患者以後會複發,一些青少年的抑鬱症可持續到成年。
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包括:①親子分離或嬰幼兒時期母嬰分離;②父母患有精神病;③父母虐待或忽視;④家族中有抑鬱症或自殺史;⑤某些慢性軀體疾病;⑥母孕期病毒性感染。
3個月前,一家心理谘詢中心接待了一個12歲的女孩小雲(化名)。小雲告訴心理醫生,她在學校是受老師誇獎的好學生,但是,中學的學習壓力讓她常常感到喘不過氣來。而且,為了考上重點高中,班裏競爭氣氛也比較濃。性格一直比較內向的小雲在班裏也沒有幾個可以談得來的好朋友,心情一直十分沮喪。
小雲的父母工作比較忙,因而小雲感覺家中缺少交流,沒有人理解自己。而她自己整天心神不定,情緒反複,心情壓抑,學習沒有積極性,早上特別不願起床,要叫上好幾遍才慢慢騰騰地從床上起來。她老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苦悶,感到前途渺茫,一切都不順心,即使爸爸媽媽帶她出外旅遊,也高興不起來。小雲覺得自己很笨,盡管已經很努力地學了,可成績總是不好。
小雲的爸爸媽媽雖然很少打罵她,但是,也會常常責怪小雲不聽話,不努力學習,枉費父母的心血。麵對越來越沉重的學業,麵對父母的不理解,麵對自己無法控製的情緒,小雲說,過去自己很愛學習,現在不但回避學習,而且原來有興趣的事情也漸漸變得索然無味。
目前,小雲已經輟學在家將近一年了。她的父母非常著急,但是,看到小雲越來越反常的精神狀態,父母心裏既緊張、又害怕,不敢和自己的女兒交流,甚至處處依著小雲。尤其是上學的事情在小雲家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誰都不敢去碰這個話題。
心理醫生診斷後發現,小雲已經患上了抑鬱症。從上麵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出,誘使小雲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原因是:與父母之間缺乏交流,學習壓力太大,加之她內向的性格。
現在的兒童在心理上所受到的壓力絕不比成年人少,而另一方麵兒童又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方麵的訓練,例如: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技能和獨立能力等方麵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