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但是,很多時候,“好漢要吃眼前虧!”
假設這樣一個狀況:你開車和別的車相撞,對方隻是“小傷”,甚至可以說根本不算傷;你不想吃虧,準備和對方理論一番,可是對方是幾個彪形大漢,個個橫眉立目,圍住你索賠,眼看四周荒僻,不可能有人對你伸出援手。請問,你要不要吃“賠錢了事”這個虧呢?
如果你能“說”退他們,或是能“打”退他們,而且自己不受傷,你大可以不吃這個“虧”!
但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在別人處於強勢地位的時候,“理”這個字並不是那麼好用的!這和大自然中的生存之道是一樣的啊!
一天,獅子建議9隻野狗同它合力一同獵食。它們打了一整天的獵,一共逮了10隻羚羊。獅子說:“我們得去找個英明的人來給我們分配這頓美餐。”
一隻狗說:“一對一就很公平。”獅子立即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被嚇壞了,一隻野狗鼓足勇氣對獅子說:“不!不!我們的弟兄說錯了,如果我們給您9隻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來就是10隻,而我們加上1隻羚羊也是10隻,這樣我們就都是10隻了。”
獅子滿意了,說道:“你是怎麼想出這個分配妙法的?”
野狗答道:“當您衝向我的兄弟打昏它時,我就立刻增長了這點兒智慧。”
以這個故事為例,狗能夠分到一隻羚羊就是吃眼前虧,若它們不吃這個虧,很可能就被獅子吃掉,你認為哪個劃算?
“好漢不吃眼前虧”,可能要吃更大的虧!
吃點眼前虧,以小的損失保證不受更大的損失,或者換取其他更大的利益,是為了“存在”這個大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更大的損失或災難,甚至把命都弄丟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很多人為了“麵子”和“尊嚴”,或者為了“正義”與“公理”,與對方強爭高下,最後一敗塗地,元氣大傷。沒有東山再起的本錢,即使僥幸勝利也隻是贏得淒慘。
所以,當你看到眼前擺著“虧”的時候,千萬別逞血氣之勇,也千萬別認為“士可殺,不可辱”,寧可吃吃眼前虧,以換得長遠的目標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