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的付出乃是製勝之道。除了付出之外,沒有其他的捷徑。無論你是普通一員還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多付出一點點都可能為你帶來好人緣,使你成為聲譽卓著的人物。
下麵的這個故事,說明了這樣做的諸多好處:
很多年前,一個暴風雨的晚上,有一對老夫婦走進旅館的大廳要求訂客房。
“很抱歉”,櫃台裏的人回答說,“我們飯店已經被參加會議的團體包下了。往常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把客人介紹到另一家飯店。可是這次很不湊巧,另一家飯店也客滿了。”
停了一會兒,這個店員又接著說:“在這樣的晚上,我實在不敢想象你們離開這裏卻又投宿無門的處境。如果你們不嫌棄,可以在我的房間裏住一晚,雖然那不是什麼豪華套房,但卻十分幹淨。”
這對老夫婦顯得十分不好意思,但那個店員卻說:“我今晚就待在這裏做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員今晚是不會來了,所以你們不必在意。”於是,這對夫婦謙和有禮地接受了他的好意。
第二天早上,當老先生下樓來付房費時,那位服務員依然在當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間是免費借給你們住的,我全天候待在這裏,已經賺取了很多額外的鍾點費,那個房間的費用本來就包含在內了。”
老先生說:“像你這樣的員工,是每個旅館老板都夢寐以求的,也許有一天我會為你蓋一座旅館。”
年輕的服務員聽了笑了笑,他明白這對老夫婦的好心,但他隻當那是笑話。
又過了好幾年,那個服務員依然在同樣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了老先生的來信,信中清晰地敘述了他對那個暴風雨的夜晚的記憶。同時,老先生邀請服務員到紐約去看望他,並附上了一張來回機票。
幾天後,服務員到了曼哈頓,在坐落於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區的豪華建築物前見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著眼前的大樓解釋說:“這就是我專門為你建的飯店,我以前曾經對你說過的,你還記得嗎?”
“您在開玩笑吧?”年輕的服務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顯得很慌亂並略帶口吃地說:“您把我搞糊塗了!為什麼是我?您到底是什麼身份呢?”
老先生很溫和地微笑著說:“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愛斯特。這其中並沒有什麼陰謀,隻是因為我認為你是經營這家飯店的最佳人選。”
這家飯店,就是後來著名的渥道夫·愛斯特莉亞飯店的前身,而這個年輕人,就是喬治·伯特,他成為這家飯店的第一任經理。
在當今社會中,感恩圖報是一般人都有的普遍心理。假如你能讓別人欠你一份人情債,十有八九都會得到對方的報答。你可以無意識地這樣做,也可以有意識地這樣做。但不管怎樣,你都不必刻意等待報答結果的到來。
當然,有時候這需要你做出額外的付出。而在更多的情況下,你可能隻是送一個順水人情,根本不需要做出自我犧牲。
不過,一定要像喬治·伯特那樣有愛心才行,試想一下,如果他在老先生付房費時坦然收下了,那麼先前的那一筆人情債也就不複存在了。這就是巧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