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消費心理學中的心理影響技巧(3)(2 / 2)

實際上,阿華和小齊在購物心理上出現的差異,是由他們本身的性別差異引起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喜歡追求時髦,尤其注重外觀美,同時,在選購商品時,感情動機比較強;自尊心強,並且喜歡比較和炫耀。而男性消費心理則與之相差較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消費動機的形成迅速且果斷,有很強的自信。男性在性格上本來就比女性要理智和自信,他們通常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在問題麵前能夠冷靜和從大局出發;再者,很多男性自認為比女性有力量,應當擔當保護者的角色,所以其獨立性和自尊心也非常強,這些都是影響其特定消費心理形成的原因。換句話說,男性購買動機的形成要比女性快,同時還能夠立即執行,即便是在一些比較複雜的情形下,譬如當好幾種購買動機衝撞在一起時,男性多半也能夠迅速作出判斷。男性的性格決定了他們不會總是對細節“斤斤計較”,更不會去花費時間討價還價。

其次,大多數男性在選購商品時,感情動機都比較淡。因為其特有的理智性格,男性不善於幻想和聯想,更不會憑感覺去選購某樣商品,而是動機穩定,購買行為比較有規律,極少會出現衝動購物的現象,即便偶有發生,也是他們較為自信的決策,並且很少出現退貨現象。加上男性特有的粗狂特性,他們的審美觀與女性有較大差異,進而影響其購買動機的形成。

第三,男性的購買動機往往具有被動性。相信大多數男性平時不如女性操持家務多,在料理家務瑣事方麵不如女性熟練和精細,因此購買動機也比不上女性強烈。而引起男性購買動機的往往是外界條件的刺激,比如女友生日,身為男友肯定要挑選生日禮物;再如受到妻子的囑咐、友人的拜托等,在這些情況下,就是比較被動的。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的研究證明,環境中男女比例的大小,會影響男性的經濟行為。即在一個女性較少,男性居多的環境中,他們會比較容易衝動,對金錢缺乏概念。而一旦女性多起來,男人就會對金錢有更多的關注,其中一個較大的原因就是,男性習慣通過金錢、物品、地位來贏得異性的好感。

對於這樣的實驗結論,還有不少人存在疑惑。於是,該學院的市場營銷助理教授又組織了一次實驗,在這次實驗中,實驗研究人員詢問參與實驗的人們,每個月會從工資裏分出多少錢存起來,從信用卡裏又會借出多少錢用於花銷。

記錄完畢後,研究人員又進行了第二輪實驗,這一次,他們先給實驗對象看了一些關於當地男女比例的新聞報告,然後再次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詢問和記錄。結果,兩項結果對比後發現,當大家知道自己所在地區的女性較少時,他們原本願意存起來的錢就減少了42%,而願意從信用卡中借出來的錢增加了84%。

此外,實驗研究人員把參與實驗的人們分成了三組,並分別給他們觀看三種不同人群的照片,即男性較多的照片、女性較多的照片以及男女比例差不多的照片。之後,實驗研究人員詢問他們是想次日獲得20美元的補償,還是等一個月之後再拿30美元的補償。結果,那組看過女性較少的照片的人們選擇的是第二天拿20美元作為補償。

以上實驗表明,環境中的男女比例確實可以改變男人的消費欲望、動機和心理。可是,這種比例卻絲毫不能改變女性的消費心理與經濟行為,反而會影響女性對異性向自己求愛的過程中怎樣花錢的期望。也就是說,當男女比例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時,女性會更期待異性在自己身上花更多的錢,用更多的心思和工夫來追求自己;而在男性較少時,女性的這種期待就會明顯降低。

當然,該學院的研究結論還需要有更大規模實驗的支持,於是,他們在美國一百餘城市中展開了調查,仔細研究了每個城市裏的男女比例、消費者的負債水平以及信用卡使用情況。經過對數據的認真分析發現,在一些單身男性比較多的城市裏,信用卡的持有率偏高,消費者的負債水平也更高。

了解了男性大多不喜歡還價之後,也許你還是有疑問:為什麼女性就那麼喜歡還價呢?通常大家都認為,女性比較感性,更容易產生消費衝動,可事實上,她們還帶著點“精明”,總是希望自己喜歡的東西能以最低價得手。換句話說,我們與其說女性愛還價,愛斤斤計較,倒不如說她們精明,在關鍵時刻總是能堅持她們天生的鍥而不舍的還價精神。

其實,會還價的女性一般都比較受男性歡迎,由於男性本身在這方麵比較遲鈍,因此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彌補。也就是說,會還價的女性其實也比較善於理財,尤其是婚後的柴米油鹽生活,更需要細致理財,精打細算,短時間看來似乎並不能省下多少錢,但日子久了,成效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