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提升氣場,增強你的影響力(3)(1 / 3)

夜深了,兩個好朋友深情地凝望著對方,他們都相信,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晚。當太陽從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時候,其中一個朋友醒過來,他發現,另一位不在了,而樹上隻剩下了一個幹幹巴巴的小果子。他失望了,不是因為死亡,而是因為朋友的背叛。他悲憤地吃下了這個果子,繼續向前方走去。大約走了半個多小時,他看見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經停止了呼吸,可是他的手裏緊緊握著一個更小的果子。

原來,為了讓他活下去,朋友拿走了奪人性命的小果子,留下了挽救生命的大果子。

在生活裏,那些能夠救你於危難中的人就是真正值得你去交往的朋友,他們沒有虛假的麵具,能夠與你真心交往,與你同甘共苦。他們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能在關鍵時刻為你挺身而出,成為你終生的驕傲——同樣,你也應以此標準來要求自己:唯有在平日裏真誠關心朋友,在朋友真正需要時出現,才能讓自己成為他人的摯友。

同樣,真正的朋友是一個可以信任,能向之傾吐心意,並在一切環境之中都能守正不阿的人。在交朋友上,誠實的習慣回報最豐富。憑借著永遠誠實,你就能吸引人來作你的朋友,因為他們會欣賞你的誠實。

另外,在朋友需要的時候出現,才是真正的友誼。這是一個相互的關係,試想一下,你在自己的人生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你是不是在遭遇挫折的時候,特別需要朋友的關係和幫助?其實,你的朋友也是如此,假如你能夠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出現,他們也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友誼就真實了很多。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什麼時候才是朋友需要的時候。想要知道這個,就需要在平時的相處中用心了解朋友的生活和心理。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同樣,也要適度地敞開自己的世界,讓朋友走進來。

在古今中外有關友情的萬千美言中,有英國詩人赫巴德的話:“一個不是我們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應該具有“無所求”的性質,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卻轉化為一種外在的裝飾。

朋友之間的相處,彼此需要有一些空間,有時太過親近,不小心失了分寸,或者口無遮攔,都會造成彼此的緊張和傷害。如果有了好朋友,與其太接近而彼此傷害,不如保持距離,以免連一般朋友都做不到。

成功點睛

真正的朋友相互保持距離,尊重對方。“君子之交淡如水。”如何才能讓友情平淡卻相互惦念?要達到這個目的,其實就兩個原則:學會尊重朋友,真心待友。這樣你的人際才能更和諧,朋友之間才會真的能夠互幫互助。

營造團隊精神

一葉孤帆很難穿越蒼茫大海,眾誌成城就會乘風破浪。每一個人都存在短板問題,如果不積極融入團隊,就很難變得強大。團隊精神的力量是無限的,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因素。唯有積極融入團隊,才能讓自己的影響力逐步增強,實現自我超越。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隻有15%是依靠他的專業技術,另外85%則需要靠人際關係和他為人處世的能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團隊精神。在現實生活中,要堅信一個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折不斷的道理,如此,才能讓協作更融洽。

2003年2月,撒哈拉沙漠發生了一起15名歐洲遊客被綁架的事件。在經過6個月的曆險和恐懼後,其中14名遊客活了下來,隻有德國女遊客米歇爾·施皮策遇難。此次死亡之旅,與旅客及綁架者相處合作顯得極其重要。但是,米歇爾個性倔強,拒不合作,這使得她在這個群體被孤立起來。她常與其他被綁架的遊客發生衝突,而原因又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