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分析,這類人其實很缺乏安全感,他內心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多,卻不願去正視,隻用一種不正常的方式來“滿足”。他覺得這個世界上隻有自己是最可靠的,他寧願相信自己,也不願嚐試著去相信別人,他把自己包裝得像個萬能機器,“人人都不可靠,所以要學會保護自己,不給別人傷害自己的機會”。殊不知,這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他自己和最愛他的人徹底傷害了,當某天一貫的愛遠離了,他便開始彷徨失措起來,然後才會追悔莫及。
逃避型的戀人最怕的就是平常一直圍繞著自己的愛,突然之間消失不見,這會是他的致命打擊,使他變得更加無助起來,以前他以為最重要的是不給對方傷害自己的機會,並且始終保持著一顆虛假的自尊心,即使感動即使有愛也不會有任何情感的流露。而一旦失去之後就完全是兩個人,卸下最初的保護殼,獨舔傷口。因此,逃避型的戀人很難給另一半充分的幸福感,如果另一半懂得與之相處的技巧,幸福也不是不可能擁有的。
愛,不要抓得太緊——焦慮型戀人愛到幾分才合適?
七月的天空,驕陽似火。男人很早就來到了單位所在的小市區,距離開會的時間還有五十多分鍾,他不想這麼早就把自己丟給工作,於是決定到處走走,打發一下這段時間,也好讓緊繃的心情放鬆放鬆。沿著路邊的樹蔭,他走到了一家美容美發店門口,抬頭看了看,又用手撥了撥額頭上的碎發,走了進去。就是在這裏,他遇見了她。
店裏的生意比較好,他坐在那裏很久都沒有人過來招呼他,後來她出來了,並親自為他服務。
她的出現,讓他感覺眼前瞬間一片清涼,他在那一刻甚至覺得這也許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綠蔭”。不知不覺中,他們聊了起來,於是便相互有了些了解。原來,她是這家店的老板,聽了他的一些事情以後,不禁對眼前的這個男人有了點不一樣的感覺。就是這麼短暫的一次相遇,他們竟像相識多年的好友。之後,男人便經常去她那裏,久了兩人便熟絡起來,後來相愛了。
剛開始她沒想過要他給一個什麼結果,隻當談一場戀愛算了。可時間久了,她發覺自己已經完全陷進去,並且男人那麼優秀,每天在公司裏都有很多女同事圍著他轉,每次應酬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接觸美女的機會,她怕時間長了,他就不再屬於她。於是她有了和男人結婚的打算,就對男人說想和他結婚,男人自然很是吃驚,自己的事業才剛剛有點起色,再說結婚也不是一件小事。見男人猶豫了,她便開始哭鬧,她說她很在意他,除了他,她什麼都不在乎,最後直接就說這一生隻在意他一個。
男人從此活在她的在乎中,她留心男人的一舉一動,每次出門前都要問上好幾遍男人一天之內的事情,然後等男人給出一個確定的回家的時間,才肯放他出門;晚上男人要是沒有準時回來,她一定會把電話打到爆;白天工作的時候,她會在突然想他的時候給他打電話,要是他沒接,她就開始胡思亂想,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在公司和哪個美女在一起,等到男人回家之後,兩人就開始爭吵……幾次折騰之後,男人再也忍受不了了,最初的那一眼清涼消失不見了,男人越來越不想回家,越來越不想見到她,幾個星期之後,他向她提出了分手。
她的愛,起初是幸福,像一灣清水,有甜蜜有酸澀,但是最後竟變成了一種約束,一種壓迫。
因為害怕失去他,所以她才開始那麼緊緊地抓住他不放。他那麼好,身邊的美女又不斷,她擔心他早晚會被別人搶去,於是越是在意就抓得越緊,她以為這樣,男人就可以被牢牢地抓在手裏,但是殊不知,這樣隻會讓他距離自己越來越遠。故事裏的她顯然是屬於焦慮型戀人,越愛就抓得越緊,隻要和他在一起才覺得安全,而覺得不安全的時候就不斷地追,不斷地抓,情緒異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