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愛情戰爭,知己知彼(4)(1 / 2)

有人曾說過,愛就像是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緊,遺落的也就越多;也有人說,愛一個人九分才是恰到好處,因為剩下的一分要留給自己;還有人說愛要六分醉七分飽八分都過剩,究竟幾分的愛才最相宜呢?這是一個難以被破解的謎,更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統一的答案。因為愛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共同的付出才是一份完整的愛。付出與收獲也往往無法成正比,相處的過程中,雙方的相處模式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彼此適合了才能真正走下去。一個需要自我空間的人,倘若被對方死死地黏著、管著、看著,恐怕再能忍受的人都會有爆發的一天。

因此,對於焦慮型的戀人,心理學家認為他們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不能總是想著“別人都比我好”,不能因為自身缺乏安全感,而去過分依附一個人,否則隻會迷失了最真實的自己,在愛情裏成為受傷的羔羊。

從不敢到勇敢,都是痛苦——紊亂型戀人該何去何從?

她曾經是這座小城裏最美的姑娘,學習成績也出類拔萃。從師大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小城裏僅有的一所中學去當鋼琴教師。在那個時候的那座小城裏,這算是一個不小的轟動,於是她順理成章地成了眾多單身男青年心儀的對象,其中也不乏才貌雙全的男子,並且家庭背景也不錯。但是一直孤傲、完美主義的她誰也沒看上,因為這麼多年來,以學習為重的她已經漸漸養成了特立獨行的習慣,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曾經在剛上大學時結識過一個男生,那是她第一次決定好好談一場戀愛,並且是真的很喜歡他。但是關係維持不到一個月,兩人就結束了,男生覺得她太獨立,她的世界裏也許根本就不需要他。分手是男生提出來的,她要強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在家裏整整哭了一個月,就發誓從此再也不會戀愛了。

後來也有很多追求者,但都被她拒之門外。她用似乎波瀾不驚的外表掩蓋了極為脆弱的內心,每次都像是搖搖欲墜的一枚樹葉,麵臨即將掉落的危險,但是她卻一次又一次地挺了過來。她覺得如果接受了愛情,自己會比現在痛苦一百倍。但是上天不會讓一切都這樣簡單,那天她和最要好的朋友吵架了,兩人互相刪了QQ。她很難過,夜深人靜的時候感覺自己很失敗,心底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要傾吐。她拿著手機,翻開電話簿,一個一個地找,希望找一個放心的人說說話,哪怕這個人並不了解她也沒關係,最後手指在一個名字上停住了——梁瀟一,這個僅僅隻有一麵之緣的小男生。她一條一條地發著短信,每一條都是滿滿的文字,那一晚,他們聊了很多,他回複了,並且很認真地安慰她,這是她沒有預料到的。

此後,兩人就經常聯係了,她一有心事就會向他傾訴,他也會很理解並且總是恰到好處地給出他的安慰,有的時候,似乎還有那麼一點心疼。她心動了,太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或者說不敢,而對他,她卻一點不設防,她本來以為一個比自己還小的小男孩是不會怎樣的,但是,最後他們倆相愛了。她一直假裝堅強的心在他麵前終於軟弱下來,她一貫的驕傲與自尊在他麵前也全部不複存在,從此像變了一個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她的心,她的情緒也會跟著他變化無常。時間長了,他的壓力劇增,他像一塊鐵被她緊緊地吸著,喘不過氣來。事實真的如她曾經認為的,現在的她雖然有了很多甜蜜,但是痛苦也在逐漸加倍,日複一日。

心理學家認為,紊亂型的戀人一般都是從小就受了太多的傷,他不知道該怎樣去存活,或者是曾經遭受過一段不為人知的傷痛,後來表現為不敢愛,恐懼愛,永遠與人保持距離,以此來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但是這樣的人不會永遠拒絕下去,因為逞強了太久,所以內心比誰都渴望得到依靠,因此一旦接受了一份愛,就會愛得死去活來,對方會成為他生活的全部,他覺得自己是為對方而存在,沒有了對方,生命也就沒有了意義。在這樣的愛情裏,對方會被他的愛包裹得緊緊的,有種窒息的感覺,不僅痛苦多於甜蜜,長此以往,也很難有好的結局。

故事裏的她就屬於紊亂型戀人的後者。她從之前的不敢愛,到現在的勇敢愛,其實這一過程中所需要的勇氣隻有自己才知道。過去因為不敢愛,而獨自承受單身的痛苦,而現在有了另一半,卻依然痛苦,人們或許不禁會生出疑問,這樣的戀情會長久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她不肯做任何改變,假如分手,她會遭受更大的傷。

因此,人的一生並不僅僅隻有愛情,隻有戀人,可以將愛情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要是全部。紊亂型戀人在愛情裏受的傷會比一般人多很多,關鍵就是她將對方看得太重,覺得對方隻屬於她一個人,是她存活的支撐點,這樣對方早晚會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選擇離開。所以她應該做的就是放過自己,將目光投向遠處,不要隻局限在自身的快樂與憂傷裏,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興趣愛好,培養更多的精神支柱,淡忘曾經的傷,記住並感恩地看待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溫暖而不熱烈,淡漠而不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