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愛情戰爭,知己知彼(1)(2 / 3)

在這三段戀情中,他雖然也品到了愛情的甜蜜,但也不得不飽嚐它的苦澀難咽。於是決定再也不要輕易地愛上一個人。

人們在為這位青年才俊惋惜的同時,也不禁會想,究竟是為什麼呢?對身邊“正常”的美女毫不來電,偏偏喜歡上這三位不同類型的女子?實際上,隻要了解他的身世的人都不會對這樣的行為表現出驚訝,但這樣的人卻為數不多。

原來,他是家裏的獨生子,父親有過外遇,那年他才12歲,原本幸福的家庭頃刻間瓦解,父親開始多方挑剔妻子的不是,放大過失,責備她的缺點令人無法忍受,並且告訴妻子自己從來都沒有愛過她,希望彼此放手,給對方自由,妻子無法接受事實,最後罹患抑鬱症以及“暴食症”,不斷地折磨、摧殘自己,最終患上重病住進醫院。在母親住院期間,他又努力用自己的強顏歡笑來取悅母親,但是最終沒有成功,母親還是離開了他。父親拋棄妻子的行為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此後的人生路上,一旦遇見與自己的母親有著相同境遇的女子,就會激起他強烈的不平感和保護欲望,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消減女子內心的痛苦,同時彌補自己曾經在母親那裏未曾得到的成就感。

故事中,我們其實不難看出,他愛上的那三位女子其實都帶有自己母親的影子。那種帶有憂傷、痛苦的人格特質在不知不覺中吸引著他,潛意識裏,他試圖回到曾經類似的心理狀態中去,完成無法用自己的愛和力量使母親痊愈的遺憾,並給予她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得到的愛與嗬護。但是反反複複,他漸漸發現自己的愛和付出並不能使她們真的快樂起來,最終決定放棄,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深度心理學中的“強迫性重複”症。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條件比較優越的男士總是對一些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子不感興趣,反而癡癡迷戀上那些冷豔、挑剔的女子,這些多數是因為他們有一位要求極高、掌控欲望極強的母親,小的時候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她們的認可,討得她們的歡心,難以獲得溫馨的母愛,因此,在潛意識裏希望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來使這些孤傲的女性服軟,在她們的身上獲得認可,促使那顆曾經受傷的心得到安撫與滿足。同樣的道理在女性身上也是如此,即使在遭受萬般“冷漠”與“排斥”、“忽視”甚至“淩辱”的情況下,還是會無怨無悔地依戀著她深愛的男子。

她愛上的是曾經的情感缺失

她在一家不大的單位上班,第一次當她的研究報告被主管狠批的時候,她傷心地落下了淚水:我已經努力了,為什麼你們都不看過程,隻要一個完美的結果呢?悲憤至極的她,下班後躲在走廊的一個小角落裏哭泣,恰好被領導發現了。這個年近半百有著慈父形象的領導慢慢彎下腰——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意味深長地勸導她,並說隻要努力就會有進步,時間久了,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可,還說自己看過她的簡曆,覺得她其實很優秀。她默默地看著他深邃的眼眸,那一刻,悲傷的心被融化了。

從那天以後,她便開始努力工作,為的就是引起那位領導的注意,獲得他的好感,因為她在那天下午已經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她果然表現出色,再加上她本身長得清秀可人,溫婉精致,很快就順理成章地成了這位領導的地下情人。

紙總是包不住火的,流言不脛而走,在公司傳得沸沸揚揚,不久就傳到了領導妻子的耳朵裏。但是這位賢良的妻子並沒有又哭又鬧,而是在確證事實之後,在一個無人知曉的深夜服毒自盡。她知道後痛苦不已,悔恨交加,自殺未遂後決定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從此遊走天涯。